首页 > 管理市场 > 文库 > 企业如何抓住幸福文化管理

企业如何抓住幸福文化管理

http://china.BagsNet.com   2013-06-17  来源:互联网

 一、从物本化管理向人本化管理转变

人本经济学认为,经济学是人的生命成本最小化、幸福满足最大化的学说。幸福是人类唯一有理性的终极目的,而人本经济学就是解决有限生命成本约束条件下的幸福满足最大化的问题。因此,从真正的物化管理向人本化管理转化,是幸福管理的真正内涵。

(一)改革开放带来财富最大化,精神世界仍在物本时代

我们所处的这个变革时代,实际上是一个物本时代。人们将挣钱放在第一位。在追求财富最大化的过程中,人们忽视了精神幸福。财富虽然增加了,但人并没有感到愉悦。走不出这种困惑,就难有幸福可言。这种现象需要人们尽快调整发展目标,在追求财富最大化的同时,也应使精神幸福最大化。这就需要从精神层面尽快脱离物本时代,向人本化管理方向转变。

(二)不应以牺牲精神幸福换取物质财富最大化

从世界范围来看,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以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现代化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上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虽然创造了巨大财富,但幸福并未增长。因此,加速经济增长并不值得我们为之作出巨大牺牲,尤其是不应该牺牲最重要的幸福源泉,即人际关系的质量。大量研究表明,在众多发达国家,最富的人群不一定是最幸福的人群。美国学者罗伯特。莱恩对此的解释是,当人们对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不可能感到幸福。因此,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以前,收入每提高一点,都会使人感到更幸福一些。但是,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收入带动幸福感的效应开始呈递减态势。收入水平越高,这种效应越小,甚至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无数事实说明,片面追求物质财富最大化,会造成人类居住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枯竭以及人际关系的恶化,从而导致现代人的幸福指数下降。显然,以牺牲人们精神幸福来追求物质财富最大化的路子已经难以为继。近几年来,幸福成了世界的热门话题,大家都在探讨追求幸福最大化的一条新路。学界相继提出了幸福管理学、幸福经济学、幸福政治学等,在具体操作上有人提出以国民幸福总值(GNH)来代替GDP的建议。这些都说明了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幸福。

(三)企业管理要抓幸福感文化管理

幸福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标,幸福具有终极性。因此,人类一切组织活动管理的根本目标和终极意义是追求幸福最大化。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的终极之善是改变人们的生活,使人获得幸福与快乐,这正是人们所期盼的幸福管理。

企业存在的意义有两个:一是为客户创造幸福,二是为员工创造幸福。广义的幸福企业就是能够为人类创造幸福的企业,狭义的幸福企业就是能够满足客户及员工幸福感的企业。因此,对企业而言,组织存在的使命就是最大化组织利益相关者的幸福。而对一个社会而言,组织存在的使命无疑是最大化社会组织中每一个成员的幸福。由此,企业管理以至社会管理的中心任务之一是抓好幸福文化管理。

按照企业文化理论,企业管理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即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美国管理学学者威廉。大内认为,管理文化的核心是使员工关心企业。因此,企业管理就绕不开“幸福感”这个与人密切相关的话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幸福感文化是每个员工的核心需要。每个员工努力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过上幸福生活;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只有幸福企业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有了人才,企业才能做大、做强、做久;三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比如,阿里巴巴很早就开始了幸福指数调查的工作,为实现马云“要把阿里巴巴打造成员工最感幸福的公司”的愿望,全体阿里巴巴人真实、幸福地努力着;又如苏宁、海底捞、桔子酒店这样以服务为最终核心产品的公司,也正在通过完善现代管理制度,努力让员工成为行业内最具幸福感的员工。

二、从财富最大化人生观向幸福感最大化人生观转变

哈佛大学教授泰勒。沙哈尔博士认为,幸福感是人生的唯一目标,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一)幸福感总是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多元价值理念

幸福文化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观符合人本取向。任何人,无论贫穷与贵贱,都希望活得快乐与幸福,一切努力也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快乐与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追求幸福的历史,社会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人们的幸福来展开。这种思维应该主导人的核心价值观,无论你如何理解幸福感,基本面应该是一致的。

(二)片面追求财富最大化是“中等收入陷阱”。

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其基本涵义是指: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

有关专家列出了“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十个特征,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从深层次来看,这些特征都是由于把幸福理念撇在一边引起的。当幸福被忽略的时候,追求财富也就变得不可持续。人们的经济行为、社会诚信都将偏离正确的轨道,从而给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无法逾越的障碍,整个社会就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三)急需创建新的人生观

经济转型中复杂多样的社会矛盾导致了人们幸福感的降低。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心灵空虚、心态浮躁等负面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人精神财富相对缺失,幸福指数下降。在中国及世界经济日益市场化的今天,无疑需要幸福文化为市场经济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幸福经济学和幸福文化的完善、发展是幸福经济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能保证经济发展的“幸福方向”。幸福文化的构建有助于克服市场经济的人性失落、精神空虚、生态灾难等诸多的“现代化陷阱”,使得市场经济朝着一个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将以经济财富增长为目的的经济发展转变为使个人幸福最大化,追求生活质量和生活体验的新的经济发展目标。

幸福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让人们追求幸福、传递幸福、分享幸福。其内涵是从民众的幸福出发开展文化活动。其外延是将幸福文化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从高质量产品向高品质生活转变

不少人认为,幸福感载体仅为高质量产品,这种观点无疑是片面的。事实上,幸福价值载体应该是整个生活方式,不单纯是某一个方面。这就要求人们的生活品质实现升级换代,这是幸福感升级的物质基础。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既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我国的经济得到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的精神也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幸福则是检验满足程度的重要指标。

四、从被动刺激幸福感最大化向主观幸福感最大化转变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因人而异,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对一些人而言,喝茶看报纸,过闲适的生活是一种幸福;而对于另外一些人而言,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一种幸福。但不管怎么看,物质能够刺激人产生幸福感,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比如,当一个人拥有一套别墅或者一辆高级轿车的时候,他的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但这种幸福感却是递减的,房子住久了,车开惯了,就没有新鲜感了。而来自情感层面的幸福感,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比如,亲情、友情、爱情、信任、拥护、爱戴所带来的幸福感,要比物质层面的幸福感长久得多。因为幸福感更多的是幸福价值理念刺激下的产物。当然,如果不注重维护,它同样也会递减。幸福感是在不断刺激中而存续、优化演进的,失去了不断的刺激它就会递减。

主观幸福感主要是指人们对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在这种意义上,决定人们是否幸福的并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而是人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在情绪上做出何种解释,在认知上进行怎样的加工。主观幸福感日益受到重视。因而主观幸福感是一种主观的、整体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它可以评估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

但实际上幸福就是一种状态,是一种长期快乐的状态,是可以衡量和可感知的。因此,要获得更持久的、更美好的幸福感,就需要主动去体验,并且要抓创意,这才是幸福感的真正源泉。

五、从易失自我幸福感向相互认同幸福感转变

(一)学会在复杂乱象的社会中保持自我主体人格

价值观多元的社会,容易产生纷繁复杂的乱象。一些不健康、低俗的享乐观会逐渐占据某个领域的主流,并误导部分人群随波逐流,陷入低层次的享乐而难以自拔,并逐渐失去幸福感。我们看到一些低俗的文学作品和电视节目好像很受欢迎,但娱乐之后,却使人们精神生活极度空虚。因此,在这种复杂乱象的社会环境中,要学会保持自己独立的主体人格,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二)学会在人际互动中获得幸福感

作为管理者,若想提高员工的幸福感,既要重视物质条件的改善,更要重视非物质因素的影响。物质条件的改善,如收入的增加、生活品质的提升、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工作环境的改善等,直观且外在,容易引起重视,从而让人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但同时也要注重非物质因素潜移默化的作用,如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的和睦关系,真诚友善、诚信互助的工作氛围,得到培养和重用,管理者管理行为的公正和公平,企业对员工个人价值实现的认同和为其提供的条件等,这些方面与金钱关系不大,而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属于心理、情感体验的范畴,改善效果间接而缓慢,常为人们所忽视,但却效用持久。现代人恰恰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问题。物质幸福是要追求的,但不能以失去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为代价。因此,不要因物质条件的丰裕而自我封闭、自我娱乐、自我享受,要学会在人际互动中获得幸福感。

(三)学会在矛盾丛生的环境中调节自我幸福感

社会越发展,社会矛盾会越复杂。这个时候很有可能自身的利益会得不到保障。如果你去计较个人得失,很有可能会感到事事不如意,时时不幸福。工作的不如意,生活的不惬意会让你失去对工作和生活的兴趣。这个时候就需要你不断地去调整,想办法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情,同时需要找到一个精神寄托,以此来解脱自己。

六、从特定时空下的混沌状态向实在的“幸福基础值”转变

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都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幸福基础值”,生活中的成就与挫折,往往只是短暂地改变我们的快乐水平。很快地,我们就会回归自己内生的幸福指数。而这一“幸福基础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对于追求幸福快乐的人来说,这一发现似乎是件颇让人沮丧的事情,后天努力得来的成功与失败,只是带来暂时的高潮与低谷,却难以造成根本的长久改变。要提高这个“幸福基础值”,就需要从每个特定时空下的混沌状态向具体、实在的“幸福基础值”转变。第一,在每个混沌状态中分辨出“幸福的兴奋点”;第二,在每个混沌状态中概括出自己的“幸福基础值”;第三,在每个混沌状态中实现从零散“兴奋点”到“基础值”的过渡。要善于找到“幸福基础值”的回归点。

七、从忽视、不意、不识向智慧元素捕获转变

(一)要善于调适自我

在遇到挫折和不顺时,需要自己调适。过去有人说,“阿Q”精神是精神胜利法,今天看来,如果换一个角度,未免不是一个很好的自我调适。当你遇到能力无法改变的境况时,要让自己从不幸福中解脱出来,最好的办法是调适自己,没事偷着乐,享受能得到的那些幸福。

(二)要善于制定自我的幸福感衡量标准

每个人的幸福感衡量标准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金钱、有的人是住房和汽车、有的人是身体健康、有的人是追求知识、有的人是追求官位。之所以差别这么大,是因为每个人拥有的条件不一样。关键是要善于根据自身条件,来制定自我的幸福感衡量标准。

(三)要善于做自我的“人生导师”

人生的最好导师其实就是自己。自己的幸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管是不意幸福还是创意幸福,都需要自己去设计和创造。别人的引导只不过是一种参考,自己的路需要自己去走。

八、从知识贫乏向知识富有转变

获得幸福与充实的秘诀,大致有以下几种办法:一是要认真把握获取幸福感的知识工具及其应用方法;二是要认真把握进而形成获得幸福感的经验模式。

九、从理论向体验转变

(一)我们正处于从不意幸福向创意幸福感嬗变的革命之中

在很多情形下,人们的幸福来自于不经意,即很多人并没有认真地去规划自己的幸福,或者说业已规划的也是一种简单的规划,没有体现出一种创意和对生活工作的完美表达,是一种低级、简单的幸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这种状态,需要更高级的幸福。这就为从不意幸福向创意幸福嬗变提供了源动力。

(二)要敢于、善于挑战一切消极的漠视幸福的理念、风气、习惯

不可否认,社会上也存在着一些看淡生活、意志消沉、漠视幸福的现象,从理论和行为习惯上都有所体现。他们往往无所事事,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或者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遭遇挫折而失去信心。如果要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就要敢于、善于挑战这些与幸福感格格不入的理念。

(三)要敢于、善于打造自我幸福感价值链

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提升,需要不断提升获知幸福感的能力。要逐步打造出自我幸福的价值链。这条价值链包括了从物质到精神、从个体到群体、从思想到行动等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幸福点。这些幸福节点是彼此相通的,上一个节点必然影响着下一个节点。只有整条价值链幸福了,人们的幸福感才是持久和完整的。

十、从低级财富向高级财富转变

在价值观定位上,需要有一个顶层价值的定位。这个定位就是,要从社会上业已存在的金钱、名位等低级财富认定向高级(幸福)财富转变。基于以下三个理由:第一,一切金钱、名位等幸福都是有限的;第二,一切顶层幸福感元素都与顶层价值理念相关;第三,一切顶层幸福感的理念群都来自人生的无限奋斗。


  图片广告(广告热线:020-3632 2968)
   

  相关文章
 • 须知的处世法则 做有智慧的销售经理 2013-06-17 12:01:11
 • 从经典故事中轻松学管理(二) 2013-06-17 11:36:14
 • 从经典故事中轻松学管理(一) 2013-06-17 11:33:18
 • 企业经营的关键要素 2013-06-17 11:28:10
 • 当90后员工成为门店新势力该如何管理 2013-06-15 12:11:47
 • 经销商如何做好产品管理? 2013-06-15 11:48:27
 • 店长:从管理者到服务者 2013-06-15 11:37:24
 • 管理:一个单位内部人与资源的结合 2013-06-14 12:04:54
 • 如何让企业文化实效落地? 2013-06-14 11:54:24
 • 关于管理的七个常识 2013-06-14 11:45:10

  我也说两句 已有评论 查看

匿名发表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 招纳贤才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欢迎投稿 | 站点地图 | 帮助中心
中国箱包网(BagsNet中国)   ©2003-2013   免责声明   粤ICP 05015913
中国箱包网服务热线:020-36322918 传真:020-36322918-815      邮箱:china#bagsnet.com
全球箱包网 Global.BagsNet.com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本站通用网址:中国箱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