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于中国缝制机械行业而言,必须要完成的使命就是要实现整个行业从过去的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生产向精细化、技术密集型生产转移。而改变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目前“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局面,也就是实现国内缝企第二次跨越的关键所在,就是要培养一大批必要的人才。但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存在人才缺口已是不争的事实,人才缺失成为了阻碍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并越来越成为整个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
如今,如果问企业的老总现在最缺什么?所得到的答复可能大多都是一样的:“人才”!单就缝制机械行业的人才需求特性而言,又使得缝机行业、企业觅得理想的人才又显得十分困难。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内部,最缺少的不是资金、不是市场份额,更不是一般打工者,而是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管理、创新和设计人才,尤其缺乏一些具有现代意识的管理人才。
品牌管理人才决定缝企能否持续发展
企业的品牌管理人才有着许多不同的称谓,诸如:“品牌管理师(BME)”、“高级品牌管理师(CBO)”或“品牌工程师”等;企业所给予他们的职位名称也各有不同,诸如“市场策划与推广”、“市场拓展经理”、“形象总监”等。目前,一些缝制机械企业内部也纷纷成立与此相关联的部门,诸如“品牌部”、“企划部”或“品牌推广部”等,不一而足。无论名称如何不同,但含义还是基本相同的,其在企业内部所承担的责任就是使本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成为企业争夺市场的核心能力。
缝机消费市场与其他许多消费市场一样,目前已经进入了一种品牌消费时代。选品质、选品牌、选名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下游终端企业日益关注的消费焦点。作为缝企来说,产品的竞争不仅要比科技含量、比质量优劣、比服务好坏,更要比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联想度等。在全球一体化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体现我国缝企“由大变强”、体现国内缝机产品竞争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要看国内缝制机械产品世界著名品牌的数量。而尽快掌握国际市场通用语言和管理技术,就成为我国缝企打造世界著名品牌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要完成这个任务的前提,首先是要培养和造就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高素质的品牌人才队伍。
当前,国内缝企的品牌建设总体上说已经开始起步,以中捷连续多年赞助中国服装品牌大奖这一例子来看,其力度不小,影响面也很广。但严格地说,缝企在品牌建设上的规划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也是需要更多的企业引起重视的一项工作。想要完成这项工作,品牌管理人才就必不可少。
事实上,品牌管理人员在企业内部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拓展市场知名度一个方面。还必须包括诸如:减少或降低企业品牌管理成本;找到提高销售业绩并保证持续久远的方法;保证品牌价值传递信号的完整性;考察广告制作质量和发布效果;质量的被动控制怎样转为主动保证;如何保证职员对品牌价值观认同;选择公共关系的方法,以及成本控制等系列品牌管理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国内缝企内部缺少的正是这样的品牌管理人才。
技术管理人才企业科研能力的综合体现
高新技术是国内缝企力求争取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日益受到行业内部的高度重视。但这并不是说只要有了人才、有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就能研发出高新技术的产品。其实,发展高新技术除了人才和技术以外,还需要对高新技术的管理。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企业内虽然具备了一些技术人才储备,各种高新科技的设备也在不断完善,但管理队伍的人才依然缺乏。表现出来的情形是:懂技术的人员不懂管理,而那些管理人员又不是很懂技术。这样形成的问题就是:有效的科研成果不被及时发现,科学的管理制度往往无法适应科研特点的需要。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的是,企业将一些优秀的科技人才组成最佳的科研小组,由于这个小组的综合水平比较强,如果管理有序就很有可能研制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缝机产品。但是,由于这个部门的领导者缺乏领导艺术并且对技术疏于了解,尽管其手下不乏优秀的技术人才,却始终出不了成果。
而同样的问题在另一个企业却可能不是问题,尽管这个企业的人才和实验条件都相对要差一些,但其拥有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使得结果与前者截然不同,前者遭到了失败,后者却取得了成功。这说明发展高新技术除了人才和技术以外,还需要懂高新技术的管理人才。
应该说,对于中国的缝制机械制造企业而言,决定企业命运的就是高新技术管理。高新技术管理就是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对科研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做到知人善任,对从事科研者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科研的成功率。
如今,发达国家的企业都十分重视高新技术管理和其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技术发达国家尚且如此重视高新技术管理,中国的缝制机械企业怎能掉以轻心?
专利管理人才提升缝企抗“击打”能力
国内缝制机械制造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市场上与别国企业一争高低,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这一点在行业内已经形成了普遍共识。从CISMA2007组织者在展会特别设立“知识产权办公室”这一举措上便可看出,企业在专利方面的人才的缺失,已经开始影响到行业的正常发展。由于缝制机械制造企业涉外专利人才的欠缺,已成国内缝企在与国外技术巨头打交道过程中的隐忧之一,尽快加强市场主体提高对这一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是保障企业顺利走入市场的一个关键。
据中缝协标委会秘书长周玉竺介绍:“熟悉行业标准,同时对标准‘专利池’有所了解,这是对企业专利管理者的必然要求,但这一学科的专业性很强,需要专门的人才才能掌握。”试想,如果没有专业知识的导航,肯定会陷入危险的迷宫和泥潭,更谈不上加以利用并反制对手。因此,必须学会游戏规则,在框架内与对手周旋竞争。随着国人知识产权意识的增强,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加入到挑战外商专利许可壁垒的行列之中,缝企如果在这方面落后于人,必然会牵制自身的发展。因此,尽快培养自身所需的专利人才队伍,已经成为国内缝企的当务之急。
专利人才对于缝企的作用十分明显。据了解,专利人才的主要工作是每天跟踪国际、国内相关企业的专利状况,避免侵犯知识产权,同时为企业研发指明方向。这样的专利专业人才不仅在缝制机械行业内寥寥无几,即使在其他行业也属于“紧缺”人才。
目前,国内缝企大多数新研发的产品都涉及到了集成电路、数码科技,及材料学科等高新技术领域,就目前的发展势头而言,飞跃、中捷等一批骨干企业的创新意识和研发能力都很强。但同时记者也了解到,不少企业由于对专利检索和专利人才的缺失,以及对于专利应用、申请等知识的相对缺乏,同时又不会及时搜集专利情报,因而在研发和出口时吃了大亏。据某缝企一位设计人员介绍,他们在设计某电机传动装置时,并不知道这种装置已被国外企业申请了专利,国内相关企业检索时又遗漏了这方面的情报,直到产品研发快结束,才发现已被人抢先申请,不得不停止研发,给企业造成了损失。
其实,企业只具备检索技能还远远不够。目前不少开发高新技术的缝企虽已设立了一些知识产权部门,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些部门的工作是由相关工作人员、行政人员或研发人员兼任,他们要么不懂专利知识,要么不懂研发技术,很难为企业专利发展提供情报。事实上,除了跟踪竞争对手之外,还必须从专利情报的检索结果分析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科技发展,提前让企业绕开可能侵犯知识产权的道路,为自己企业的研发提供专业方向,这也是专利专业人员的基本工作。而当前企业对这方面人才或是不被重视,或是无处可寻,总之,缝企专利人才的缺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风险评估人才助缝企一路平安的管理者
企业风险管理师是指有能力帮助企业在战略、操作、财务等层面进行风险管理,能够帮助企业进行综合、系统、整体化风险管理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从战略上考虑,企业的风险评估人员具有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能力,因为一个企业是否能充分利用风险,在某种时候对企业健康发展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应该看到,“风险”与“危机”其实是两个概念,对于缝企在未来技术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危机,就必须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但是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往往是可以利用的,甚至可以通过管理将其转化成企业发展的机遇。这个时候,企业自己的风险评估人才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事实上,在“企业风险评估人员”这个概念出现之前,已经有一批人从事风险管理的工作,譬如标准、杰克等公司在企业内设立战略研发部门,但这种部门在缝企内部所起的作用更多的还是“研发”和“科技攻关”这单一层面上,而对风险管理这个概念的认识却未必很清晰。
我们应看到,其实风险管理这门学科在国内起步的时间并不长,但国内企业一系列的风险事例,开始让人们真正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于缝制机械行业的大多数企业而言,对能够识别、评估、监测、控制企业风险的专业人才必须要加以引进,其中那些具有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专业资格证书的人才,更是缝企迫切需要的。之后,在企业内部设立风险管理执行官、风险管理工程师等职务帮助企业经营发展,当企业在经营决策上需要风险评估人员当好参谋时,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并不是说有这样的职位、有这样的人才就代表企业已经具有了规避风险的能力,还要培养风险评估管理者对缝制机械行业特殊性的了解。毕竟,既懂得风险评估专业又懂得缝制机械行业的人才,才是缝企真正需要的合格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