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制革业受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环保政策及产能过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显现出较为低迷的状态。而我们的企业究竟应如何走出这一困境呢?
产能过剩,走出去,以疏代堵
由于产能过剩,河南近期重点淘汰落后产能。一份调查显示,河南已有十几个行业产能过剩,总金额超过1000亿元。皮革业是河南轻工业的支柱产业,面对2011年政策性淘汰规定,某些皮革企业已经到了生死大限。
产能过剩,企业何去何从?有关人士开除了这样的良方:“走出去,以疏代堵,为产业升级腾笼换鸟。”黑田明亮制革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成功走出去的典范。2007年9月,黑田明亮公司与中非发展基金决定投资建设中国埃塞俄比亚畜产品加工项目--中非洋有限公司。该项目总投资2.3亿元人民币,年加工羊皮革300万张,真皮手套100万副。这一举措,深受两国政府的支持,埃塞俄比亚政府对进口设备免关税,除有自由汇兑资金以及外汇盈利等,还享受美国、欧盟、中国等免关税配额的优惠待遇。而且被业界称为:“海外淘金的样板”。
兼顾环保与时尚,与科技联姻
随着低碳、环保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制革业想要发展必须自我提高,提升技术。锦兴皮业有限公司从发展到称为业内的一颗璀璨明珠不过短短6年。它携手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成立科技创新研发中心,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锦兴皮业正在大力推广半植鞣,半植鞣符合环保的大趋势。与纯粹的无镉鞣相比,这种产品的耐撕强度、抗高温性等各方面的物理性能都要好。而且这种产品由于软硬度适中,更能够在上面做出一些花样,比如说纹理的变动、色彩的添加等等,这也更符合当下年轻人对于时尚产品的需求。对于皮革行业来说,技术、环保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半植鞣的推出展现了锦兴皮业高潮的技术能力和对环保意识的重视。 同时,锦兴自成立之日起,便投入巨资引进意大利、韩国的先进制革设备。在研究院的协助下,将重点研究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只有科技的创新,才能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科研能力,从而在业内闯出一片天。
环保从生产开始,污染从源头杜绝
过去几十年里,制革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确实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在轻工行业中排在造纸和食品之后,居第三位。在制革历史上,工作环境曾经是脏乱的,车间有臭味;但这种现象在制革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已经逐步得到了改观,投资规模在数千万元以上的中型制革厂和进入现代管理程序的制革企业,已基本上不存在脏臭的现象。
社会上普遍认为制革业的污染是难以治理的。但从本质上讲,制革业与污染并无必然联系,生皮本来是不存在污染和毒害的,其排放污染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采用了有污染的化工材料,其二是生皮在加工过程中除去的非制革物质进入到废水中。为了适应世界的发展趋势以及更好的发展企业,这两种污染的源头都可以在生产工艺最初的工序中避免。这就是所谓的清洁化制革工艺,目前,中国清洁化制革工艺的研究已日渐成熟,很多研究者已将其从实验室向大生产转化。关于已经产生的制革污水的处理,新工艺、新设备更是层出不穷、各有千秋,其技术已日趋成熟,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早已成多数制革企业最低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