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席卷过后,没有在退潮中裸泳的浙江民企,又盯上了新商机。他们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巨额存款,频频上演“蛇吞象”的神话。
被吞并的,是那些来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品牌。无疑,这些品牌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中被重估,一向精明的浙江商人,正希望将这些品牌的价值重新发掘出来。
“拿来主义”
按轰动效果来说,是今年的“温州老板团”的欧洲行,今年6月份,10多个温州老总,一同前往欧洲,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趁机去收购一些欧洲遭遇金融危机的品牌,温州服装协会会长郑晨爱是这个“温州老板团”的带队人物之一,“我想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有8家鞋革企业,还有一些服装企业,大家都抱着同样的目的。”
郑晨爱还是浙江奥奔妮服饰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这个不知名的企业,却是花花公子、梦特娇在国内最大的代工企业。十天的考察并没有太多的收获,他们铩羽而归,“我们还在等待其他的机会。”郑晨爱表示。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这句话在今年有了更好的演绎。
这些在市场里从未循规蹈矩的浙江企业,今年的关键词都是“收购”,吉利汽车成为福特旗下沃尔沃汽车公司的唯一竞标者,不仅如此,四个名不见经传的温州人甚至开始了收购奢侈品品牌皮尔·卡丹之旅。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民企的想象力,今年7月份,浙江金华浙江盛世游艇有限公司收购了意大利游艇品牌“DALLAPIETA”,整个收购价格超过了一个亿人民币,这家“DALLAPIETA”据说拥有50年的造船传统,生产领域集中在豪华游艇,被业内人士比喻为游艇界的“法拉利”。
不仅如此,浙江省还出台关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见,并设立了实施“走出去”战略专项资金。
此后就是不断的收购消息,这些民企去收购了欧洲最大的缝纫机企业,去收购了英国本土的卫星电视,在某种乐观情绪的鼓动之下,一场巨大收购热潮在扑面而来。
收购故事发展到最高潮,是温州有一家民营企业今年一口气收购了海外100多个品牌,“收购的都是些小品牌,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熟知其内情的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告诉CBN记者。
化解后发劣势
“很多国外的企业在金融危机下资产大幅度缩水,还有些企业资金链断裂,所以就选择贱卖公司的控股权或部分资产,甚至有些直接贱卖品牌。”参与“温州老板团”欧洲行的一位温州老板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究其原因,浙江宁波市宁海县一家模具企业的负责人表示,长期做代加工,一直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不管是技改还是管理模式发生变化,都很难短时间有大幅度的提升。
这或许可以看做是一种企业的后发劣势,这些企业发展得比较晚,长期做代加工,在技术上模仿成功了,但是工业化的模式却很难学到。
落后国家由于发展比较迟,所以有很多东西可以模仿发达国家。模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模仿制度,另一种是模仿技术和工业化的模式。
不仅如此,国外的一些“大树”是这些民企最看重的,“如果有个很好的品牌,或者跟这些大企业有合作,在贷款或者在采购、在品牌推广上,都会一路顺风车。”周德文表示,这也是很多企业热衷海外并购的原因。
浙江省的民企正在试图积极抓住这一轮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浙江省商务厅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浙江省境外投资中,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占了浙江省境外投资规模的69%。
熟悉收购程序的律师们今年变得尤为忙碌,这些想去海外收购的老板们制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生意。
“去向爱斯基摩人推销泳装或向赤道居民推销取暖器。”都是皆有可能的民企老板,其嗅觉在今年变得尤为灵敏。还有更多的品牌正在被他们反复评估。
“关键不是‘走出去’,‘走出去’不是什么难题,对于企业来说,要有一个后续的长期发展,关键要‘走得漂亮’,和‘走下去’。”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提醒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