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中美两国在第105届广交会上的表现,一定程度上成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中国对外贸易中心昨日在广州琶洲展馆举办研讨会,讨论中国企业如何在金融海啸下走往美国市场。
中国货出口美国“跑赢大市”
研讨会上,中国商务部美大司副司长王洪波带来一组令人宽心的数据:从2008年9月至今年1月,美国机电进口额下降12.2%,但来自中国的进口仅下降2.1%。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家具、箱包、鞋类、五矿等行业,无论美国进口额是涨是跌,中国企业均“跑赢了大市”。
从去年第四季度的数据看,美国前5名贸易伙伴中,只有中国内地的贸易额保持增长,其余4国均出现明显下挫。
“这两周中美贸易出现了企稳的迹象,”王洪波说,“美国消费品开支略有增长,耐用品订单也在回升。”
但得出乐观结论还为时过早———美国经济仍在泥潭中挣扎,预计今年第一季度GDP将有5%至7%的负增长,资本市场未见起色,失业率仍有攀升的趋势。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副会长溥乐伯表示,根据50名经济学家的预测,美国真实GDP要到今年第四季度才可能恢复到2%的水平以上。
建议技术研发开拓新市场
整体的“企稳”态势里,各行业的处境不同:中国机电产品输美贸易额到去年还坚挺,今年1月则下挫9.5%;另一方面,纺织品呈现强劲的上升势头。“纺织品主要是配额取消造成的,而且采购商的订单很早就下达了,所以眼下的速度不可能持续。”王洪波说。她建议,企业应该把握机会进行技术研发,开拓新的市场。
溥乐伯则带来一份调查报告,对美国企业应对危机的策略作了统计:最受欢迎的3个策略包括“寻找新商机”、“改变增长策略”以及“减薪”,均有超过70%以上的企业采用。
“中国企业现在应该争取往价值链上游移动,扩大内需,并且发展服务业。”溥乐伯说。
他同时提醒中国企业,美国采购商对供应商的社会责任、劳工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很关注。“美国司法部盯着,媒体盯着,中国供应商出了问题,会影响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