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进原信泰集团120亩的厂区,正门口和大厦顶都已经换上了“温州皮革鞋料市场”的招牌,只有办公大楼上还没来得及撤下的“信泰集团”几个字,显示着这里原先的主人。
就在2011年9月,信泰集团由于董事长出走国外一直处于风口浪尖,去年6月,信泰对部分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完成合并重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筹备建立温州皮革鞋料市场。如今,信泰从眼镜创意园变身专业皮革鞋料市场,市场开业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力争近期完成整个工程的建设,9月底试营业。
据该市场的控股方温商联合投资中心透露,这将是温州首个五星级的皮革鞋料市场。
市场一期9月底试营业招商已完成60%
温州皮革鞋料市场位于瓯海区娄桥产业园,是根据市政府的有关文件批准筹建的,也是我市首批“退二进三”项目。在市、区政府的帮扶下,市场于去年5月取得了工商登记证,由此帮助信泰迈出摆脱危机、做强实业最有力的一步。
昨天,记者来到温州皮革鞋料市场看到,市场改建工程已接近尾声,内部商铺装修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外立面装修,入口处的六层立体停车库在紧张施工中,一个五星级的大市场已初具雏形。据介绍,一期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建有商铺1800个,先期开业的是A、B、D三幢。从市场配置来看,内部统一配置中央空调、新风系统,光是包括自动扶梯、货梯、观光电梯在内的电梯就多达85部。“等经营户搬进来,道路清扫完毕,马上就可以开业了。”市场销售负责人表示。
翻看招商手册,市场招商已完成60%,前期入驻的经营户将达500多家,涉及800个商铺,并与温州鞋跟商会、温州鞋机商会、瑞安鞋料商会、温州皮革鞋料商会达成意向,四大商会集体入驻。
新市场的优势是明显的。一方面,依托温州火车南站、瓯海大道与104国道的区位优势,市场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借助金改的东风,并利用“退二进三”的政策,向皮革鞋料市场的转型,不仅为信泰资产重组找到突破口,也顺应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市场方面预计,待二期建成开业后,年交易额可超200亿元。
温商联盟注资5亿“行家里手”打造专业市场
温商联合投资中心由北京温州商会、石家庄温州商会、迪拜温州商会等10家在外温州商会组建而成,以温商为主体,针对项目抱团投资、反哺家乡,温州皮革鞋料市场是该中心的首发项目,首期注资5亿元。
“我们计划将其打造成一个以全球化皮革鞋料贸易为龙头,并完善吃、住、行、办、储、金融等六大配套元素的现代商贸中心,并逐步开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温商联合投资中心总经理吕卫国说,“这是温州体量最大、配置最全的五星级皮革鞋料交易市场,为商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市场将设立工商、税务服务大厅,配备仓库、食堂、医务室、超市,服务中心还将提供搬运、快递、物流、管理等服务项目。
温商回归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市场的经营模式借鉴广州皮革鞋料城、海宁皮革城、绍兴柯桥轻纺城等地成功经验,并引进广州皮革鞋料市场原班团队,实现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并通过举办行业博览会、展销会、推广会等形式,集中吸引采购商。
今年3月8日,温州皮革鞋料市场被授予“中国合成革国际交易中心”,这也是国内首个以合成革产业命名的大型合成革交易中心。这个金字招牌意味着市场升级为“国字号”,在硬件、软件、服务、配套上都达到了国际水准。吕卫国说,市场下一步还计划申请成为人造革价格指数发布中心,建立起行业话语权。
新老市场对接不畅“一号工程”盼“一号政策”
作为温商回归一号工程,皮革鞋料市场将为温州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正能量。但在政策扶持、产业培育方面,吕卫国坦言还存在不少瓶颈。
受地理条件限制,原先位于河通桥的旧鞋料市场“低、小、散”,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如何把老的市场搬迁掉,新的市场建设好,做好新老市场的有序对接,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吕卫国表示,目前温州专业市场的产业链不清晰、布局不合理,导致产业优势正在渐渐流失,很多温州企业选择转向外地发展。“只有建立一个统一的专业市场,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才能走出恶性竞争的困局,形成集聚优势。”
为了承接起老市场搬迁的功能,新市场提出了一系列补偿措施。6月份,温商联合投资中心作出决定,为入驻的旧市场经营户让利1亿元,对每户迁入市场的经营户给予每平方米1000元的补偿,免一年的物业管理费,对搬迁有现实困难的100户经营户免收3年租金。
其实,关于新老市场的对接,在政策上我市早有部署。市政府今年3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商贸市场提升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规划新建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整合撤并一批”,加快促进全市商贸市场向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和现代化市场转型,明确将温州鞋料市场列入首批搬迁撤并的商贸市场。温州多家皮革鞋料行业商会还联合发倡议书,呼吁布局专业市场。
但这一计划迟迟没有落实,仍停留在文本上。吕卫国说,他们热切期待,“一号工程”能有“一号政策”,真正把旧市场搬迁列入计划,让新市场早日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