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皮革业出口市场受到前后夹击,前有发达国家日益苛刻的技术壁垒,后有东南亚等国异军突起的竞争,再加上贸易摩擦的常态化,出口步伐严重受限。苏超英预计,外部市场的萎靡,使行业出口红利减少,迫使行业不得不扩内需,皮革行业将由“内外并重”转变为“以内为主”,内销形势要好于出口。
区域布局持续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受产业发展形势的影响,我国皮革行业区域布局调整继续推进。其中,中国东南沿海企业仍是行业发展中流砥柱,而中西部由于成本和区位的优势增势强劲。2012年,东部皮革业完成产值8306.62亿元,同比增长13%;利润总额498.36亿元,同比增长5.6%。同年,中西部皮革业实现产值2249.39亿元,同比增长17.7%;利润182.25亿元,同比增长24.1%。江西、安徽、湖南、重庆等中西部地区的省、市在产业转移中发展较快,为行业保持平稳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2012年,“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的多元化市场战略,经过皮革行业近几年持续推进已初见成效。该战略在帮助企业规避国际市场中的贸易摩擦风险、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012年,我国皮革、毛皮及制品和制鞋行业对原有主要出口市场的依赖度进一步降低,对第二大出口市场欧盟下降0.002%。与东盟外贸步伐加快,出口更为活跃,增速达70.6%。目前,东盟已取代俄罗斯成为我国皮革业第四大出口市场。2012年,我国皮革、毛皮及制品和制鞋行业出口美国、欧盟、日本市场份额分别占26.2%、21.2%和6.1%,三者占比合计为53.5%。除对东盟国家外,我国皮革、毛皮及制品和制鞋行业对非洲国家同比增长达31.8%,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据苏超英介绍,2012年,皮革行业基本实现平稳运行,但增速回落,下行压力加大。受到内外需市场提振乏力、成本压力、环保压力等多重压力的影响,出现生产、出口增长放缓,产值利润率下滑的态势。但另一方面,内在动力增强与外部环境倒逼同时作用,促使皮革产业结构调整深化。2012年皮革行业内销比重占销售产值比重达到72%,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这是自2000年以来皮革行业的内销比重持续12年提升。特别是毛皮产业生产、出口大幅增长,内销份额居行业首位;在行业产值利润率普遍下滑的形势下,毛皮产业的产值利润率仍保持了增长,成为支撑皮革行业平稳发展的新亮点。
机遇与风险并存
今年,中国皮革业仍然面临着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的发展现状。内需市场仍将继续为皮革行业提供实现平稳发展的动力,但外需不振、生产成本上升、环保等压力依然存在。预计全行业产值增速在10%以上,全年进出口增速将低于10%。
据介绍,今年,中国皮革行业在开拓内需市场上面对的最大挑战,主要在于企业的品牌效应还不是很突出。这需要企业在产品质量、健康和舒适度上不断实现新突破,为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加分。为加强行业品牌建设,今年,中国皮革协会将开展授权真皮标志排头品牌鞋类企业印刷使用真皮标志标识试点工作和进行皮革专业市场星级认定等工作,不断扩大品牌企业和产品的影响力。另外,环保压力也是今年影响皮革业竞争力和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将于今年年中和年底相继出台《制革及毛皮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及《皮革行业准入条件》两个标准,它们颁布实施后,有望促进皮革行业增强环保投入,并加大环保不达标小企业的淘汰力度,促进全行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打造全球品牌迫在眉睫
面临跌宕起伏的经济形势,皮革业发展前路何在?日前,原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龙永图在“中国皮革业发展论坛”上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说,皮革产业永远是朝阳产业,皮革产业的升级就是要变中国制造为世界制造,充分利用世界上最好的原材料、技术、人才,皮革制品要走全球制造的道路,用意大利的面料,欧洲的技术和品牌,打造中国第一流的世界制造。
据悉,作为一个异地型的“销地市场”项目,武汉海宁皮革城为海宁中国皮革城的“外拓战略”提供了一个具创新性的实践范本,该项目公开亮相以来,市场反应强烈,进行项目咨询和预登记的商户络绎不绝。目前,武汉海宁皮革城的建设进展顺利,快速而高效的项目建设速度,确保武汉海宁皮革城将在今秋开门迎客。
龙永图认为,武汉海宁皮革城应以国际化视野,整合皮革业优势资源,加快国际化合作步伐,探索与国内外知名皮革机构合作经营、联动发展的途径和模式,树立武汉海宁皮革城在中国中部消费者心目中高端、时尚的印象,从而打造成为武汉最具特色的旅游购物新高地和最具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成为体现武汉文化特色和城市形象的新地标。
龙永图建议,产业升级要以产品的质量为首位,依靠创新模式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重视提高员工素质,以及具备一个开放的思维,如推进全球采购的新方法,帮助中国的皮革业获得性价比更高的原料生产,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实现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