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内销连亏三年 海宁皮革企业砸钱搞研发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外贸形势也在经受考验,从12月10日海关公布的数据来看,11月份外贸结束了之前连续两个月的反弹走势,进出口双双回落。对于成本高利润薄没有话语权的代工企业来说,生存已经越来越艰难。浙江海宁号称“中国皮革之都”,目前拥有皮革企业近2000家。据海宁皮革业协会不完全统计,从2009年到现在,海宁从事外贸的皮革服装代工企业减少了近三分之二,而即便是剩下的三分之一,也有很多是一面代工,一方面建立自己的品牌。他们现在发展怎么样了呢?来看报道
海宁得莉赛是一家成立于1989年的皮革制衣企业,靠着几台缝纫机起家,一路把年产值做到了4000多万。从1997年开始,企业把经营重心放在了为国际品牌做代工上,只投入很少的力量来进行自有品牌的营销。尽管代工的利润并不高,但由于较为稳定,因此这种情况一致持续到了2009年,直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订单锐减了30%左右,企业才意识到这种模式并非长久之计。
海宁市得莉赛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法根:国外这两年消费不是很好,那么等于说我们外贸,我们在国内生产成本的提高,等于说外单的话你这个价位报出去以后,国外的那个品牌商,客户他承受不了,价格嫌高了。
于是企业开始把经营重心转向做强自有品牌、开拓内销市场上,除了每年花费近百万用于走秀、广告等市场推广,2011年初,他们还投入100多万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团队。不过由于对国内市场缺乏了解,从2009年到2011年,企业每年都要亏损100多万元。不过企业并不气馁,反而加大投入,在上海成立了一个20多人的设计和市场开发团队。
海宁市得莉赛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法根:今年2012年的话,我们总的大体客户选中的款有200多个款,那么定的量也都比较可以,按我们第一年来说,也是比较理想的
尽管这个设计和市场开发团队一年的运营投入差不多要近400万元,几乎占到企业年产值的近十分之一,但作为企业所有人的许法根相信,设计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舍的在这方面投入,就不会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得益于这种发展思路,目前企业在内销方面已经有所起色。
海宁市得莉赛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法根告诉记者:去掉所有的成本的话么,(辽宁佟二堡店)一年挣个三四十万应该可以的,今年应该来说(内销)可能要亏一点,那么等于说明年的话,我估计应该来说能保本、持平,后面再下去的话应该能挣钱的
布局2013 皮革企业转型调查
代工企业转内销 雇佣“洋代工”
转型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只要善于捕捉商机,一旦转型成功,则可能给企业带来质的提升。在海宁,一家代工企业就从过去给别人打工,变成了雇用洋打工为自己生产。继续来看报道。
在海宁皮革城一家名为凯阳服饰的品牌店里,记者发现这里销售的皮衣全都用英文标示为“土耳其制造”。负责人许建阳告诉记者,凯阳是他们的自有品牌,这些全是土耳其的代工企业替他们生产的,由于这些土耳其企业也给很多国际一二线品牌代工,所以这些皮衣,无论是材质还是设计都不输给那些国际大品牌,但价格却是它们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最重要的是,每件衣服他都能有300元到500元的利润。这远远超过了此前企业为外商代工时的利润率。
海宁市凯阳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建阳:欧洲的整个经济不是很好,然后呢他客户也比较挑剔,另外一个呢,一个汇率的变化,然后我们就慢慢慢开始就放弃了,几乎就外贸就放弃了
凯阳是海宁较早放弃单纯依靠代工、转而开发自有品牌的皮革企业,今年年初,许建阳赴意大利、土耳其皮革厂家参观考察时,在与土耳其厂家沟通的中,发现了一个让外国厂商为自己打工的机会。
海宁市凯阳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建阳告诉记者:他们也看好中国的市场,他们也很想进入中国的市场,他们也苦于找不到那个切入口。那么就想着尝试一下跟他们沟通一下,你们能不能帮我们做一点,用我们的标,想不到他们爽快地就答应了。
欧洲自身需求不足,而中国市场却需求强劲,这让许建阳和土耳其厂家一拍即合,代工价格也与其他国外品牌基本一致,目前凯阳服饰销售的所有皮衣就都是由4家土耳其企业生产的,他们希望能利用这种方式更好地开拓内销市场。
海宁市凯阳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建阳:就是讲我们要把欧洲的这些企业的产品整合到国内来,然后再给我们国内的一线品牌来做贴牌,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后面的一个设想
海宁市得莉赛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法根:叫老外给我们贴牌,这条路实际上,我们以后也是一个发展趋势,这两天我也在跟他沟通这个事情,他如果到土耳其的话,我他一起去,也要去做这个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