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电今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今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两项经济数据。此前,多家机构对CPI涨幅的预测分歧加大,预测数据分布在1.8%至3%之间。但总体来看,9月份CPI同比涨幅重回“1时代”的可能性增大,多数专家认为,年内物价并不会出现大幅反弹,通胀如果可控,不能排除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降息的可能。
9月CPI或重回“1时代”
本周,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都将陆续公布,据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农产品价格指数环比涨幅较8月有所回落。9月粮食价格环比涨幅基本与上月持平,猪肉价格环比涨幅略高,蔬菜、鸡蛋等价格环比涨幅也有所回落,特别是蔬菜在经历了8月份环比12.5%的涨幅之后,9月的价格下滑较明显。受此影响,市场普遍预计9月CPI同比涨幅将再次低于2%。
据此,多数机构预测9月物价水平将继续回落。新华网9日报道显示,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预计,9月食品价格环比可能小幅上升0.5个百分点。而受国内需求不旺的影响,预计非食品价格同比仍维持小幅回落的态势。加上9月CPI翘尾因素比上月大幅回落0.44个百分点,预计9月CPI同比相比上月可能有所回落。
人民网14日报道指出,论及现阶段我国食品价格走势给CPI带来的影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表示,“食品价格持续推高CPI上升的可能性不大”。周景彤认为:目前生猪存栏量仍处于相对高位,供给无忧,猪肉价格上升空间不宜夸大。而国际粮食价格处于筑顶,同时中国粮食除大豆以外自给率较高。目前现货价格除大豆涨势较大外,其他粮食价格涨势平稳。
同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宋国青也表示,“CPI现在同比增长率呈下降的倾向,但今年四季度可能较去年并无明显回落,甚至有所反弹。”
此外,对于CPI后续的走势,机构认为年内大幅反弹的可能性不大。虽然年末物价可能有所回升,但全年物价上涨压力相比去年仍是明显减轻。而根据物价运行的规律,明年物价可能又将进入新的一轮上升周期。
四季度降息降准预期升温
9月CPI重回1时代,物价走低为货币政策提供了更大的调整空间,对于央行在四季度降息、降准的预期就逐步升温。面对CPI的回落,多家机构预计,在四季度或有1到2次降准的可能。
对此,《重庆商报》14日报道称,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目前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必要保持一个适度宽松的姿态。而对于未来政策的走向,他预计四季度仍可能有1到2次的降准。王国兵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政策调整的空间很大,四季度仍可能有1次降准或降息,而东北证券更倾向于降息1次。
与此同时,央行频繁使用逆回购操作而“冷落”降准工具,反映出管理层对通胀预期升温的担忧。如果下周公布的通胀数据显著下行,将有助于平复市场的通胀预期,再加上10月有6500亿元逆回购到期,或令降准预期再度升温。
首创证券研发部副总经理王剑辉12日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时表示,10月份或11月预计会有政策宽松的具体措施出台呵护经济,央行10月份可能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通胀如果可控,不能排除在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降息可能。
对于降息,王剑辉认为,央行可能要考虑到通胀风险,因为大宗商品上涨超过预期。现在全球都在降息,中国现在不降,主要还是考虑到物价因素,未来如果通胀跟预期一样稳定,不能排除在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之间会有降息可能。
经济现回稳迹象 三季度GDP将探底
国家统计局将于本周公布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 ,虽然从已经公布的多项9月份宏观经济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回暖,不过,业内专家指出,二季度启动稳增长政策的效果时滞可能延至年末,预计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增速较二季度仍将略微放缓至7.5%左右,四季度将有所反弹。
“三季度GDP增速仍将小幅回落,由于此前工业增长继续回落,明显拉低了GDP的增长”,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日前发布研究报告预测,三季度GDP同比增长不仅不会较二季度回升,反而会继续下调至7.5%,较二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则预计,三季度GDP将比二季度放缓0.1个百分点,掉落至7.5%,由于稳增长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预计四季度GDP增速在7.8%左右,全年约为7.8%。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也认为,综合来看,三季度经济增速比二季度会略有下降,预计在7.4%~7.6%之间,经济底部基本形成。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目前市场多数研究机构持相似观点,此前预测的“U型回升”并不会如期而至,而是顺延至第四季度。在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看来,三季度可能是中国经济阶段性底部,预计GDP同比增速为7.4%,四季度略有回升,全年GDP增速可能达到7.8%。
“虽然中国经济目前到了困难时期,但并不会出现硬着陆,其中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能否企稳以及稳增长政策力度和时机将成为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邱晓华指出。
四季度经济将见底回升在官方表述中已有迹象,央行副行长易纲就在IMF年会上预测中国今年GDP增速在7.8%,并估计在一系列宽松政策下四季度GDP增速将有所反弹。
近期公布的部分先行指标也都表明出经济回稳迹象,在连续4个月回落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首次回升,汇丰PMI终值也出现反弹。
此外,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9月份数据也有望回暖。连平指出,9月份消费市场将受益于“双节”促销活动力度加大与多项促内需政策的积极影响,消费增速或有明显回升。
“而投资方面,随着国家发改委审批加速及近期地方政府推地的力度加大,9月份基建投资需求继续上升,房地产新开工数据见底反弹迹象明显,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8月份会有所上升。”连平指出。
多项数据回暖释放经济筑底企稳信号
在全球宽松政策和国内“稳增长”政策刺激下,近期中国多项宏观经济指标回暖,制造业PMI回升,9月出口形势改善,单月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社会融资规模扩大,这些都释放出中国经济筑底企稳的信号。
据海关总署13日发布数据,9月份我国单月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
“虽然9月份的贸易数据并不能代表四季度的趋势,但释放出的政策信号有助于外贸的稳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指出,自下半年以来,国家不断增加投资,消费也基本处于平稳的态势,三季度中国经济见底的判断应该可以明确。
此前公布的9月PMI数据也显示,在PMI指数回升的同时,分项指数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2.2个百分点至48.8%,已预示出口开始恢复;同时,新订单指数回升也反映国内投资、消费需求增长企稳,经济有筑底趋稳迹象。
另外,央行日前公布数据显示,9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6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月多4041亿元,其中,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232亿元,同比多增1539亿元。
“9月社会融资规模较去年大幅增加,这是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先兆,而中长期信贷有一定程度增加,表明基建投资正在逐步落实。”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连平指出,社会融资规模明显扩大表明当下融资需求旺盛,其中信托贷款和企业债券融资增长尤为抢眼,有理由相信其中相当部分流向了基础设施和房地产,这必将增加未来经济回升的动力。但他同时提醒,由此产生的风险也应高度关注。
国家统计局将于本周四发布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市场普遍预测不佳。不过,目前经济显露企稳迹象,分析人士预测,四季度经济增速会有所反弹,明年经济将实现平稳温和增长。
稍早社科院发布的最新报告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速在7.7%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但明年GDP增长率将回升8%以上,至8.2%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