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火,两死四伤。日前,花都狮岭镇振兴村白水寨一皮具加工作坊的火灾让花都这个“中国皮具之都”进入更多人的视线。
昨日,记者重访事发现场了解到,房屋出租、皮具加工是当地村民的两大经济来源。因为低廉的租金和劳动力,许多外地皮具厂商也选择在此租房设厂。一方面是庞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隐患的丛生。经济利益和工人安全的巨大矛盾,究竟该如何化解?出路又在哪里?
事件回放:
皮具作坊起火 民心惊
9月3日凌晨2点多,花都区狮岭镇振兴村白水寨一栋四层大楼发生火灾,大火一直烧了4个小时才被扑灭。
有村民告诉记者,着火的楼房是一家皮具加工厂的仓库和员工宿舍,因为工厂住不下那么多人,部分员工被安置于此。昨日,记者在离起火大楼百米处找到了这家工厂。从频繁进出的工人可以看出这家工厂业务繁忙。
环厂一周,记者没有看到工厂的招牌。记者连问了几名员工,他们都表示,刚来不久,不知道工厂的名字。工厂门卫透露,这家厂只开了几周。“以前厂房也是租给皮具商,开了一年多。这回又换了个新老板。”门卫说。
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事发时的熊熊大火把他们吓得不轻。“火要是继续烧下去,我们的房子也会被烧着。真希望这些厂少一点,因为厂房里堆积的都是易燃品,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就火烧连营。”
作坊成行成市 多存隐患
不少白水寨的村民认为,火灾的发生和相关部门监管缺失不无关系。“村内有一半的房子都是出租给外来商户,不需办理任何手续,就摇身变成了一个个小型加工厂。”一村民说,为了节省成本,房内没有配备任何防火措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记者在村里走访发现,村里都是紧挨在一起的低层楼房,最高的不过三四层高,许多房屋都出租给外来商户。在村民陈伯的带领下,记者看到一间待租的房子。房子约100多平方米,里面搭建了一个夹层。“这里之前就是租给别人做皮具加工,上面那层是给工人睡的,可以睡十几个人。房租一年只要4200元,这么便宜的价格在别的地方是找不到的。”陈伯告诉记者,像起火的那栋楼,每个房间的月租在800元左右,一栋租下来也不贵。
在白水寨村内,随处可见“有房出租”的“牛皮癣”,记者打通了其中一位邱先生的电话。他介绍,自己的房子有四层楼,其中三层已经租给别的皮具厂商,只剩下一楼。“我的楼地理位置很好,所以贵些。一楼190平方米,月租1700元。”邱先生说,虽然自己的房子里没有消防设施,但他劝记者不用担心。“起火那栋楼只有一条楼梯,那些人逃不出去。我的厂房有两条楼梯,消防通道很畅通。”
低成本是狮岭皮具皮革业的一大优势,加上劳动力资源丰富,各种费用水平较低,久而久之,皮具加工与房屋出租成为狮岭村民谋生的两大行业。
政府回应:
人员配备不足 有心无力
据了解,狮岭目前全镇年产皮具5亿多只,年产值超过130亿元,占全国三分之一,从业人员超过25万人。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生产的诸多问题。由于皮革皮具属于易燃物品,而且从事皮革皮具的企业大多数都是由家庭工场、小作坊发展起来,因此普遍存在消防安全条件先天不足、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知识缺乏等现象。为了全面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监管,2004年6月,狮岭镇正式成立了安全生产监察中队,人员从最初的2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60多人,整个安监中队分为13个监察小组,实行分组分片区包干管理,对全镇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分门别类,造册登记,并按照企业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状况将企业分为A、B、C、D四个等级,建立企业消防安全档案,实施“一厂一铺一台账”的台账式电脑管理。
尽管如此,狮岭镇某负责人却坦言,由于人手严重不足,他们的各种工作极难开展。“我们镇就像一个中等城市,狮岭大道的日车流量就达10万。但是整个镇在编的行政执法人员只有71个人。”他透露,狮岭镇现在有注册的皮革皮具生产商6000多家,配套厂商1万多家,监管难度很大。“我们早在4年前就向上级部门申请增加公务员配置,但一直没落实。”
专家意见:
政府提供厂房 承担责任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广州市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彭澎。他分析,随着皮具利润的下降,许多皮具厂都向内地迁移。“要降低成本,就必须找租金低的地方,这就催生了许多出租屋作坊。”他建议,政府应对出租房是否能做厂房,制定消防、治安等指标。一旦发生火灾,要追究厂家和房东双方的责任。
“火灾的发生与政府的监管不力脱不开关系。从村到居委会,政府各级部门都要承担起责任,加大监管力度,而不是听之任之。”彭澎指出,要改变这种现状,最根本的是政府要为商家提供更多厂房,并给中小企业以优惠,让他们渡过难关。同时,政府要严厉打击炒房炒铺等抬高厂房租金的现象。“皮具是花都的支柱产业,炒房炒铺会拖垮整个行业。”彭澎坦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