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皮革行业长期以来依靠数量扩张和出口导向增长,依靠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赚取国际产业链低端微薄利润的发展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2010全国地方皮革协会工作会议暨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座谈会上,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张淑华表示,贯彻落实《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全面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是新时期行业发展新的历史任务。
张淑华提出了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七大建议:在产业转移的进程中,要注重产业链转移,实现产业集聚,合理布局,做到有序转移和有效承接。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相关各方的力量,形成相互配合、协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温州:大力优化产业结构
作为传统的产业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温州鞋革产业缺乏研究能力。品牌与国际渠道,抗风险能力不强。当金融危机来袭,内部的诸多弊端就凸现出来,主要包括:产品档次比较低,产品同步现象严重,缺乏差异化的创新。研发实际能力不强,制鞋产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比较薄弱。人才培养滞后,缺乏复合型人才。
劳动力等要素的成本上升,趋势明显。尚未实现产业链的整合,缺乏现代物流市场。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污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今天,如何引导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成为摆在政府经济部门的一个首要的问题。
加快整合产业的资源,大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充分的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相关各方的力量,进一步整合鞋革产业资源,把分散的行业资源有机整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制鞋品牌企业外包定单本土化,全面提升鞋革、集群优势。做好原从事制革业毛皮粗加工和前工序的两百多加企业的整合重组工作,努力探索制革行业的集群化生产模式,通过资源整合优化结构,形成共同发展的格局。
辛集:争创皮革皮衣之都
十二五期间,辛集市皮革业将以产业聚集为抓手,以调整结构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品牌培育为方向,做强骨干企业,做优主导产品,做长产业链条,全力打响“中国皮革皮衣之都”区域品牌。以中国国际皮革城为平台,全力加强与国内外皮革生产基地、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构筑从产品生产,到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终端销售的全方位服务体系,成为立足北方、带动全国的皮革商贸集散地,为推进全国皮革业发展发挥领头羊作用。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动力,在巩固羊皮制革、尼克服和羊皮服装三个拳头产品的同时,加紧开发引领市场潮流的服装革、鞋面革、箱包革、汽车座垫革和时尚皮装、皮具、皮鞋等一系列新品种。
除此之外,辛集市还将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实施“精细,时尚,优质,优价”战略,推动皮革产品向高科技含量、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逐步实现由突出生产向品牌经营的转变。力争到2015年,国内新增销售网点300多个,制衣业在巩固以俄罗斯为主的东欧市场基础上,大力开拓欧盟、北美、东亚、中亚等重点和新兴市场,扩大出口。大力实施名企名牌战略,帮促骨干企业强化质量意识,争创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到2015年,使皮革业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20亿元以上,把辛集建成世界知名的“皮革皮衣之都”。
在皮革产业链中,制革是基石,但其污染问题成为生存发展的瓶颈,政府需引导制革产业进入符合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现代化大工业生产阶段,进一步完善互相融合、共同发展的产业链的优势。在科技创新方面,企业应优化产业结构,强化设计研发的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出的使用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因此,为了克服产业同质化竞争,提高产业的集中度,企业要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形成以自主品牌为核心,以优良质量为根本,以渠道控制、设计创新为动力,引导市场和潮流方向的大型集团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