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1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上调离上次上调仅隔一个月,也是央行年内第三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今年以来,央行已经分别于1月20日和2月24日两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后,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分别高达20%和16.5%的历史高位。
粗略估计,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能够冻结银行体系流动性超过3500亿元人民币。
分析认为,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在有效调控市场流动性,并缓解市场通胀预期。
专家解读
抑制通胀是主因不排除加息可能
今年以来央行三次上调存准率,传递出国家货币政策怎样的信息,对市场有何影响?
抑制热钱过快流入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李富有认为,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至20%是本世纪以来的新高,主要原因是为了抑制热钱的过快流入,因为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大背景之下,国际上的热钱流入国内的速度非常之快,这些热钱既可以通过利息差获得收益,又可以通过汇率差获得收益,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较好抑制热钱的流入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围加息的背景之下,再加上国内依然高企的物价指数,央行只有通过回收流动性才能有效地抑制通胀。遗憾的是央行没有采取加息这样效果很明显的手段来抑制通胀,而依然采取了较为温和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虽然这样的手段会起到回收流动性的作用,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着名财经评论人士皮海洲如此认为。
不排除加息的可能
李富有表示:“央行年内第三次上调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向常态的进一步回归。一方面体现出央行对当前流动性过于充裕的担忧,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抑制通胀。只要世界范围内的通胀不结束,回收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将成为常态化。虽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加息有替代作用,但是,由于目前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提高到历史高位,未来并不排除加息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