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污水处理发展循环经济
《中国皮革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新型的绿色皮革产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是皮革行业的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制革业是有污染的,甚至有人称制革业是高污染行业,其实,制革业的污染是可以治理的,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以前,由于环保意识的缺乏,及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一些企业忽视了污染治理,给社会带来了一些影响。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环保的重视,污染治理已经成为制革企业的重要命题。在十一五期间,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不断加大在环保方面的投入,污染治理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2010年制革行业循环用水企业数量达到50%,与2007年相比制革单位耗水量降低10%,COD排放降低10%,水循环利用率提高10%。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通知》,三年要淘汰落后制革产能三千万标准张,现在已基本上淘汰了1200万张,超额完成了今年1000万张的任务。
这些成绩的取得,伴随着制革业的转型升级,是全行业不懈努力的结果。特别是制革业集中地区的地方政府,措施得力,重拳出击,有力地遏制了制革业的污染。
福建是我国制革大省,面对制革业的污水处理问题,2009年国庆期间,省环保厅组织执法人员全面清查整治全省皮革行业环境违法问题,对90多家存在污染防治问题的企业责令关闭或限期整改。一年来,政府和企业都在思考和寻找皮革行业绿色重生的出路,福建省政府多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皮革行业防治措施。经贸和环保部门多次向相关专家请教、论证皮革行业发展策略。
从2009年11月起,制革重镇晋江开始了污染整治。整个晋江皮革行业的环保投入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晋江市大部分制革企业按照要求进行了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完成“五水分流分治”或“四水分流分治”、含铬废水和含硫化物废水单独处理。在产业结构升级改造过程中,应用先进的生产工艺、节能降耗措施,一些大型制革企业引进使用进口无灰脱毛超载节能转鼓,实现了清洁生产、中水回用。另一方面,可慕制革集控区内的小型制革企业开始积极重组、整合,增产不增污。通过整改,集控区内的皮革企业实现了集中供热、集中处理、集中分流。
可以说,以前晋江皮革企业是被动地做环保,现如今,“只有坚持走环保之路才能实现长远发展,否则只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已经成为他们的共识。“环保,不是一种成本,而是一种效益。我们在企业整改过程中尝到了环保的甜头。”兴业皮革董事长吴华春曾算了一笔账,兴业皮革年产能超过30万标张,企业每天大约处理3000吨制革污水,其中1000吨能实现中水回用。中水回用的经济效益已经完全能够抵消处理3000吨污水所花费的经济成本。在兴业皮革整改的这一年时间里,企业产值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稳步提高。
在国家加速淘汰落后产能的大背景下,今年7月,福建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皮革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严格控制皮革产能总量,并从经济、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综合治理皮革行业。
浙江平阳水头镇是浙江制革企业集聚区,由于环保意识淡薄,污染曾十分严重。污水乱排乱放,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用水,以致于曾有市民宁愿高价购买外地送来的水,也不敢喝一口家里的自来水。面对日益严峻的水污染,平阳于2007年开始了全面治污行动,2008年,平阳县环保部门和水头制革管委会立足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出台了《水头制革基地环境监管长效管理办法》。加快环境管理硬件建设,完善基地内企业的排污监控点,在各企业的污水排放口设置污水流量计,在企业生产车间内安装电子监控设备,并建立水头制革基地污染监测中心,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测,详细记录污水日常排放和处理、监测数据等。并对企业实际排放流量进行认真核实,对污水处理和排放现场作定期和不定期处理,其中着重检查企业铬水分流处理、污泥产生量及处理等有关情况。环保部门还将环境监管内容对公众公开,并设立公众有奖举报制度,一旦发现有非法制革生产、企业偷排、漏排和超排现象,群众就可以拨打热线电话,向环保部门举报。今天,平阳原来的1600余家制革企业已减至现在的39家;废水排量则从每日10万吨控制到1.7万吨,全县COD和NH3-N的排放量分别削减95.2%和95.4%。氨氮改造、铬水分流、污泥焚烧等工程都已完成,久违的清水又环绕在百姓身边。
十一五末期,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提高,节能减排指标的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和企业加大了污染治理力度,对落后产能的淘汰都提前完成,实现了多赢局面。改善环境质量、提高流域水质,是政府要求和民生所需;皮革产业重组、整合、升级,是行业发展大势所趋;淘汰落后产能、整合小企业则有助于提升企业生产水平,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环保先行行业自律
皮革行业的污染重点在制革,单一、分散的小制革企业单独建立一套污水处理设施在成本上是无法接受的,因此,对于制革业来说,集中生产、统一治污是一条必须选择的现实路径。面对我国越来越严的环保要求,中国皮革协会适时提出了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培育5-8个承接转移的制革生产基地。这些基地都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集群生产,统一治污,环保先行。降低环保成本,便于监督管理,从根本解决制革污染问题。第二,以制革为主,有条件的地区要逐步完善产业链,可向原料延伸,也可向下游制品加工延伸。第三,要探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前瞻性地应对越来越高的环保要求,逐步实现皮革行业循环经济。用集群生产、集中治污这种生产基地的模式,向政府、社会展示制革企业的节能减排、环保和走循环经济的新风貌。
这一建议已被工信部采纳,在工信部2009年出台的《制革行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中,明确了要“统一规划、集中制革、统一治污”,在全国培育5-8个承接转移的制革集中生产区。经过周密的调研,最终选择了辽宁阜新作为第一个示范基地,在2009年中国皮革协会六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辽宁省人民政府、中国皮革协会和阜新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同培育“承接转移中国制革示范基地•阜新”四方协议,四方分别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培育示范基地,其中阜新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皮革协会是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
阜新皮革基地秉承“基地承载,环保先行”的原则,已经被辽宁省确定为制革企业集中污染控制区。目前,基地项目建设发展势头强劲,各种专项规划、环评等工作已全部完成;基础设施投资已完成1.3亿元,先期征用的2500亩建设用地已基本达到“七通一平”;第一污水处理厂土建工程基本完工,设备正在安装调试;第二污水处理厂可研报告编制完成,并通过技术论证,深度处理方案已启动。
承接转移的制革集中生产区的建设,不仅有助于企业的污染治理,更重要的是在转移中实现了产业转型提升。
针对皮革行业的污染帽子,中国皮革协会牵头开展了“摘帽子”工程,并于今年成立了“制革行业环境自律小组”,今后,“制革行业环境自律行动小组”作为摘帽子工程的领导小组,将以四方面的举措引导行业推进节能减排:一是全面提升行业环保意识,树立“偷排漏排为耻,自觉承担污水治理成本为荣”的行业污染治理新观念;二是引导行业形成系统的清洁化生产示范项目,比如牵头推广评价行业污染治理的新技术,有针对性地协助企业进行技术更新和改造;三是把“真皮标志生态皮革企业”打造为“摘帽子”工程的先头部队,进一步加强对“真皮标志生态皮革企业”的管理和环保要求;四是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行业污染治理监督工作。
“真皮标志生态皮革”作为制革业的证明商标,对制革业的环保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一五期间,中国皮革协会以“真皮标志生态皮革”为抓手,通过对“真皮标志生态皮革”企业每年的年检、抽检,严格皮革中可能存在的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特殊化学物质的限量规定,督促制革企业的污染治理。同时通过“真皮标志生态皮革”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激发了全行业的环保意识,提高了行业污染治理水平。
作为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中国皮革协会坚定地宣传贯彻国家各项环保政策,推动行业企业节能减排、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为行业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环保创新奖典型引领未来
十一五期间,全国皮革行业加大资金投入和攻坚力度,重点开展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为主要内容的节能减排工作,涌现出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节能减排优秀环保创新成果。
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促进企业自主创新,采用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节能减排技术,推动皮革行业可持续发展,2007年9月中国皮革协会六届理事会第一次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皮革行业环保创新奖”提案的决议》,在2008年年初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与全国总工会年度联席会议上,中国皮革协会与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商定,联合开展全国皮革行业节能减排环保创新奖评选表彰活动。
“创新奖”评选表彰活动是在国家大力发展环境保护、狠抓节能减排工作的大环境下开展,旨在前瞻性地引导皮革行业在节能减排领域的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成熟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在全行业内推广,是促进行业节能减排、环保自律的公益性活动。
为此,中国皮革协会会同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设立中国皮革行业节能减排环保创新奖评选奖励委员会,制定了《中国皮革行业节能减排环保创新奖评选奖励办法》和《中国皮革行业节能减排环保创新奖实施细则》。以保证评选的科学、公正、公平。
今天,环保创新奖已经评选了两届,获奖项目充分体现了节能减排环保创新奖的宗旨和原则,在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中有着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首届一等奖获奖项目“浸灰废水和铬鞣废水循环利用技术研究”项目,采用配套新制革设备,实现制革清洁化生产和循环利用,该技术节水43%,节电50%,节约各种化工材料20%-30%。
获第二届一等奖的“以制革废渣制备制革用蛋白填料的闭合式循环利用技术”,可以降低制革废水的污染物含量,并将回收的95%以上的牛毛和废灰碱皮、废铬渣全都用来制备制革用蛋白填料,铬鞣废液和铬渣里的铬全部回用于制革鞣质,完成从制革污染物到制革生产原料的闭合式制革清洁生产的循环。
其他获奖项目如“皮毛加工废水深度处理及污泥资源化利用”项目、“人工湿地处理制革废水的技术研究”项目、“循环经济型制革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等也都在各自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项目成果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环保创新奖的推出,彰显了行业企业清洁化生产的积极性,通过典型示范,将激发更多企业节能减排、环保自律。随着这项活动的持续推进,必将推动皮革行业清洁生产的深入,极大提升行业环保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