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李洪强在白沟箱包交易城进行市场调研。
「阅读提示」
他,曾一身戎装、屡立军功;转业回乡后,他凭着军人的干劲儿开辟了一片片新的疆场:从大棚市场到现代化商城、从不足100亩的生产厂区到7000亩的工业园区……周围的乡亲也跟着走上致富路。
他就是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河北保定市白沟新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李洪强。
干事拼命
刚入伍3个月,他就荣立了三等功
1977年,李洪强入伍,这个每天起得最早的新兵扫完院子、浇完菜,一圈儿活儿干下来,还能赶上和大伙儿一起洗脸、叠被子。冬天刨砖,地冻得厚,李洪强抡镐抡得虎口震裂,手肿得老高;镐抡不了了,就去抬砖;肩膀也压肿了,又去抬石灰。石灰溅到眼里,把眼也烧坏了。在班长和排长命令下,他休息了一宿,第二天又开始干活儿。在新兵连3个月,李洪强就立了三等功。从班长到排长再到连长,李洪强走到哪儿就在哪儿立功,不仅是自己,所带的队伍全都立过集体功。
10年后,带着部队的好传统,李洪强转业回到家乡,全身心投入到白沟的发展建设中。2004年6月,刚出校门的王丽,工作未满月就接到了一项硬任务:为前来白沟考察的省领导担任解说。虽然准备充分,可关键时候她还是出了差错。“我心想,完了,试用期肯定过不了了。没想到,李书记接过话筒,向参观人员数起了‘家珍’。”王丽感动地说,“从那会儿起,我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感觉,知道了什么是‘责任’。”
办事公道
“李书记办事公平、公正、公开,想得细,看得远,我们服”
2004年春节刚过,白沟箱包城被列为保定市头号消防隐患单位,必须马上整改,否则闭市;同时,多家知名品牌代理商陆续搬离硬件先天不足的白沟……
军人出身的李洪强面不改色,在确保不损害商户利益的前提下,开打箱包城“翻身仗”,组织箱包商户们在白沟办起“露天大集”,用暂时在箱包城外露天营业、建一层搬一层等方法保证了经营一天不停业、事故一件不发生。“义乌市场5建7搬,越搬市场规模越大,商城的档次越高,进入的品牌和品种越全越多,在国内和国际的知名度越高。学习义乌,反思白沟,要想有大发展,再难再苦也得搬!”李洪强如是说。
可是,广大商户的心里也各有各的“小算盘”,尤其是新建大厅商位的分配、利益的平衡更成为商户们争论的焦点,各家商户都想占据最好的位置,都想从摊位招商中获得最大的好处。面对各方利益,白沟箱包交易城原总经理辛秀花不分昼夜地忙活,两次晕倒在大厅。
李洪强迎难而上,面对各执一词的商户,挨家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每天从早上7点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李洪强披着军大衣、啃着凉烧饼,寸步不离交易大厅,随时接待“又改了主意”的商户。
李洪强拼了整整5天,各方也皆大欢喜。新箱包交易城的重新开业,不仅没有搬散白沟的人气和商机,而且还吸纳了众多外来品牌,白沟从曾经的“农村大集”化茧成蝶。就连商城中团结而精明的温州商户都说:“李书记办事公平、公正、公开,想得细,看得远,我们服!”
富民第一
“现在咱白沟一说征地,大伙儿都欢迎”
十年军旅生涯给了李洪强坚持原则的立场,多年基层磨练又使他有了解决问题的灵活态度。如果一定要说这中间有什么一贯的东西,那就是富民至上、百姓利益第一的原则。
商贸物流崛起,白沟面临将箱包小作坊突出“包”围、建成相关产业集群的新形势,而提升产业集群、建工业园区就要征地。这是一件不做不行、做又最易引发矛盾的事情。
白沟来远村的拆迁,一开始大家不太理解,最终,李洪强道出的三条补偿意见让大伙儿心服口服:旧村拆迁以后,每四口人按1500元/平方米的成本价分配一套新建的临街门店;按900元/平方米的成本价分配一套多层住宅;建好的新村免费为每四口人建一套有小院别墅式住宅。
“种什么都不如种项目!大家都会算账,种地好还是做产业好?当农民好还是当市民好?一比就知道了。”李洪强笑着说。此后,来远村的模式在白沟不断被复制,已经成了一套新民居建设的成功做法。“现在咱白沟一说征地,大伙儿都欢迎。”白沟人张金英如是说。
百姓利益排第一之后,投资商和村街集体的利益也要考虑。而政府给予项目最大力度支持和政策倾斜,却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好处。李洪强说:“完成了改造,实现了城市化,环境美了、百姓富了、社会和谐了、经济发展了,这就是政府最大的收获,就是政府得到的最大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