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大冲击面前,所有外向型企业都会受到影响,只有程度上的区别。同样的行业,处于产业链条上位的企业,日子过得稍微宽松些,而更多走低端竞争路线,无品牌无技术的加工企业则很难度过危机,这是一种自然淘汰过程,金融危机只是加速了这一进程。
由南向北,冲击波递减
此次金融危机,国内从事来料加工和进出口贸易的行业深受打击,但是,危机倒逼了区域经济转型,这未必不是件好事。
珠三角作为全国最先对外开放的经济区,继1990年代遭遇长三角崛起的挑战后,一直踯躅于如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然而,十多年过去了,除了少数龙头城市外,低端的传统工业,如服装、鞋帽、箱包、玩具、塑料和橡胶制品、低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家具等,仍是珠三角企业的主体,抗风险的能力有限。特别是东莞,倒闭或停产的企业数以千计。
珠三角的部分台资企业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分流,转移到江苏和部分内地城市,还有一些转移到了东南亚,港资企业多数处在由第一代经营,规模小,业务和技术简单,转型无望,摇摇欲坠的境地。珠三角简单外向型加工经济面临的已不是转型,而是逐步淘汰。
但是,由于早就开始了产业转型,深圳成为本次危机中受影响最小的珠三角经济体。
温州有3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国10%的服装、20%的鞋、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80%的眼镜都产自这里,75%的温州企业都有产品出口业务,温州是东部沿海受金融危机冲击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不少企业停工、半停工,企业利润直线下滑。
温州企业的应对,一方面是向产业链的研发和品牌等高端环节拓展,一方面借助行会和政府的力量,向内地市场“突围”,在内地重要城市的大商场设立“温州名品购物中心”,将温州的知名品牌以“抱团”的形式推向国内市场。
昆山靠近上海,在制造业结构上类似广东东莞,因其外向型经济的特质,被普遍认为是金融危机影响的高危区。昆山的企业先是用“做四休三”来维持,熬到今年,该市支柱产业IT业的订单回升,在江苏率先实现同比正增长。除了“家电下乡”政策带动了昆山的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两大支柱产业的国内销售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业内均将产品转向价格低廉、核心功能齐备的“小笔记本电脑”(又称上网本),实现“薄利多销”。据业内人士估计,以上网本为代表的订单的增长势头一般至少会延续到明年上半年。
泛渤海湾经济圈,虽然同为沿海经济,但受到冲击不大。今年上半年,珠三角9市GDP增长7%,长三角16市增长9.2%,环渤海五省市增长10.8%。冲击波之所以由南向北逐步减弱,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的外向程度不同。环渤海区域开放开发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类似珠三角或长三角的出口导向的产业结构,对国内市场依赖超过对海外市场。
综观危机中的区域和产业,应该说,外向型的产业结构本身造成的困局较多,在这样大范围的冲击面前,所有外向型行业都会受到影响,只有程度上的区别。同样的行业,处于产业链条上位的企业,日子过得稍微宽松些,而更多走低端竞争路线,无品牌无技术的加工企业则很难度过危机,这是一种自然淘汰过程,金融危机只是加速了这一进程。
抱团、转向、转移:企业过冬术扫描
理论上看,企业应对危机无非是转业、转型、转移。但是,说来容易做来难。正如一家服装企业老板的感叹,“我也知道短期里外销上不去。但是,要我转内销,哪里来得及。我的客户90%以上是欧美客户,内销伙伴少得很,没有渠道、没有信息,我怎么转内销?但是,机器还要转,工人工资还要发,我怎么办?”这是所有外向型中小企业代表性的困境。
捱过灭顶之灾,是许多企业当下的惟一目标。实际上,企业应对危机的方法很有限,中小企业势单力薄,如不抱团重组,生存就会面临巨大压力。
温州商人彭星从贩卖衣服起家,后来创办工厂,用12年时间,将一个几十人的小服装厂发展成年销售25亿元人民币,当地首屈一指的服装企业。彭星和一些同业认识到必须具有品牌和研发能力,为此联合了温州8家企业共同投资组建一家新的服饰企业,抓住产业链中设计研发和营销这两个高端环节,打造“优衣派”品牌,而把产品生产外包给加工企业。目前这个新创的品牌已吸纳了一百多家温州本地优秀制造企业作为产品联盟协作企业,通过凝聚成团的方式,集体向产业链高端冲击,从根本上改变在低端制造环节受制于人的境况。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涉及机械、服装、模具、鞋革等多个行业的数百家小型企业重组建立了39家新的企业集团。
金融危机也坚定了一些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主动和加速转型的决心,他们将眼光投向发展前景更为广阔的风电设备、LED高科技产品、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如,依靠低压电器发展起来的正泰集团近年来致力于太阳能薄膜电池的开发,今年7月份,填补国内太阳能行业技术空白的第二代薄膜电池正式批量生产,明年正泰的薄膜电池产能将达到300兆瓦以上,位居国内第一位。
并非所有不易受外部危机影响的增长点都有那么高门槛。比如婴幼儿用品产业。单是广东,去年和今年的新生儿就将超过250万,每年的婴幼儿用品消费额高达860多亿元。预计到2015年,全国将会形成一个1万亿元以上的孕婴童市场,对从事服装、鞋帽、箱包、玩具、塑胶的企业,这是巨大的机会。
也有企业采用向成本洼地迁移的方法应对危机,比如,生产蜡烛产品的杭州美通集团,其总部和研发中心均在国内,但生产基地已搬到了越南。美通的产品95%出口国外,美通把蜡烛产品转移到越南生产,避免了欧盟征收的高额反倾销税;另一方面国际油价下跌使得生产成本节省了30%左右。美通今年蜡烛销售与去年持平甚至略有增长,利润会比去年更高。
金融危机暴发前,一些沿海地区企业因觉得国内市场投入大、运营复杂而选择了相对容易操作的国际市场,并逐渐成为单一的出口型企业。金融危机来临以后,饱尝过全球化甘甜的这些企业,也尝到了全球化的苦头。不少企业的经营战略发生了重大的调整,向过去并不重视的三四级市场进军或渗透,金融危机给外向型中小企业最大的教训就是靠加工出口的“小富即安”思想要不得,只有居安思危,通过重组和抱团,形成合力,保存有生力量,共度时艰,伺机突围。
深圳为何过得不错
早在1992年,深圳“三来一补”企业就出现过外迁浪潮,如今,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一,外资的投向也集中在第三产业和生产型服务业。
深圳经验证明,层次低的加工贸易型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经不起冲击;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不仅能独善其身,还能抓住契机,乘势而进。像贝特瑞、雅图、研祥智能、中兴微电子等一批自主创新型企业危中觅机,在国际市场上攻城略地,实现了扩张性增长。今年年中,深圳城调队对141家企业进行了重点调查,结果显示,85%的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导致订单减少,销量下降。但有53.9%的企业在原有市场上成功获得了新的客户,46.8%的企业开发国内市场取得进展,19.1%的企业成功开拓国外新兴市场。9.2%的企业产品转型成功,21.3%的企业产品销售量不降反升。
由于占据技术优势,深圳企业在开拓内需市场方面优势明显。如深圳市康冠电脑技术有限公司2007年前主要生产CRT彩色显示器、LCD液晶显示器,出口比例占70%以上,2008年下半年,企业抓住国家“家电下乡”政策,与国内品牌家电企业合作生产液晶电视机,将主要市场转向国内,使得今年上半年营业额在逆市中实现近10%的增长。
产业转型越早启动越好,这符合梯度发展理论,转型迟缓虽然能带来短期利益,但在大危机面前,以前积累的成果不仅荡然无存,而且拖累了日后经济增长的进程。对深圳而言,金融危机则为产业转型加了一把火,促使剩余的低技术含量的加工贸易企业被淘汰,这又为生存下来的坚持自主创新和品牌战略的企业腾出了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