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情 > 重装上阵:加工贸易跨越“十字路口”

重装上阵:加工贸易跨越“十字路口”

http://china.BagsNet.com   2011-06-07  来源:慧聪皮革网

 要推动发展 要转型升级 要梯度转移

        自1996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占比一直保持在55%左右,特别是1998年、1999年一度高达56.9%。近两年,按照宏观调控和产业发展要求,国家对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进行了较大调整,建立了商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

  “限制”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商务部产业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对于加工贸易,我们“要推动发展、要转型升级、要梯度转移”。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必然涉及到一些“限制”因素。所谓“限制”,是指通过调控,提高加工贸易准入门槛,限制或禁止“两高一资”和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但我们不能忽视其中更重要的‘发展’因素,即通过调整加工贸易产品结构,以及一定的政策激励等方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推动加工贸易健康发展。”

  除了加工贸易出口占比打破十年格局外,前7月的数据还呈现了以下特点:

  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持续增长,“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大幅下降。1~7月,钢坯及粗锻件、未锻造的铝、未锻造的铜、未锻造的锡及锡合金、花岗岩石材及制品出口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84%、73.4%、71.7%、62.3%、79.8%。同时,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1476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的45.2%;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2511.3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的77%,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9个百分点。

  顺差占比降低,增速低于一般贸易。1~7月,加工贸易顺差1296.3亿美元,同比增长37.8%,增速低于同期一般贸易顺差49.3个百分点。加工贸易顺差占外贸顺差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2倍下降到目前的94.7%。

  国货复进口增速下降。前7个月,加工贸易国货复进口306.7亿美元,增长13.3%,同比下降了14.1个百分点。

  还有一个可喜的迹象是,中西部加工贸易占比提高,梯度转移趋势逐渐显现。1~7月,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占比2.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6个百分点,其中山西、陕西、江西等省加贸出口增幅达到了76%~220%。

  历史功绩无可匹敌

  自从珠海香洲毛纺厂1978年8月签订第一份毛纺织品“来料加工”协议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5亿美元提升到2006年的8319亿美元,增长了333倍。同期,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从5.7%提高到52.7%。加工贸易已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其对我国出口的贡献率达到了60%以上,多年来累计创造就业岗位3000余万个,约占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20%,而相关配套产业就业人数更约达5000万~6000万人。

  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我国还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加工贸易出口额中,机电产品占76.7%,同比提高了1.5%(比1993年提高了40%);高新技术产品占48.2%,提高了1.4%(比1997年提高了34.2%);而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服装及附件、纺织品、鞋类、玩具、塑料、家具、旅行箱包占比13.7%,同比下降了1.2%(比2001年下降了15.2%)。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隆国强的研究,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不仅使我国成为了新世纪的“世界制造中心”,也同时带来了大量新产品、新技术,并直接带动了我国IT等新兴制造业的发展。据统计,2005年中国出口计算机产品的96.7%、笔记本电脑的99.9%、移动电话的94.6%、数码相机的95.3%、彩色电视机的94.3%,均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

特别是,加工贸易的技术与管理“外溢效应”,极大促进了相关国内企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这种“外溢”主要通过产品的示范与竞争,加工企业对配套企业的订货要求与技术支持,以及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流动等得以实现。

  承载“电池神话”的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制造商———深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就是通过加工贸易实现转型的典范。他们通过开展加工贸易,迅速完成了资本、技术、人才等的积累,然后耗时两年,调动3000多名技术研究人员共同开发打造了另一主业———汽车制造。目前公司的汽车产品已申请了多项国内外专利,完全从事一般贸易生产。自主品牌的“比亚迪”汽车已驶入中东、非洲、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限制”为了更好“发展”

  但我们也无法否认,“长期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基本为贴牌生产,技术含量和增加值较低;外资企业占比高,内资企业参与机会少;土地、能源、资源占用和消耗大;环境污染较重;最关键的是,加工贸易的某些发展趋势似乎要将中国固定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低端而无法自拔。”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坦陈了加工贸易目前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猛然增加的贸易出口份额和顺差,已使中国产品更直接的暴露在国际贸易摩擦之中。

  商务部产业司司长王琴华在此前不久举行的“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战略研讨会”上,再次明确了国家确定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三大目标:第一,加工贸易的产业和产品结构要实现升级;第二,加工贸易的区域布局要实现优化;第三,要向产业链的高端发展,包括向现在加工贸易加工环节的上下游发展。上游即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制造、自主研发,下游就是服务、营销等等。

  其实,为了推动加工贸易向上述目标靠近,早在2003年中央政府就开始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2006年1月、11月和2007年4月,政府3次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目录,商务部还在2006年4月表示今后将视情况每年更新加工贸易禁止目录。今年6月23日,国家进一步调整加工贸易政策,将1853个十位商品税号列入限制类目,同时收紧了“保证金台账制度”。

  广东宝丽雅集团董事长叶中平对这些政策调整有着清晰的认识。他说:“根本上来说,这是要求企业加速自主创新、创建自有品牌、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毕竟,我们无法再对目前的利益分配模式视而不见:生产一个‘芭比娃娃’,在2美元的香港转口价中,中国劳动力的报酬仅35美分,20美元装进美国公司老板的腰包。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迫切需要摆脱始终处在价值增值链低层次的境遇。”

  正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经济学博士杨立强所建议的,企业和地方政府需深刻理解这一系列政策调整的实质,并以此为契机,实现企业转型和地方经济增长点的转换。

  加工贸易并非“低端”代名词

  一直以来,加工贸易被很多人视为低档次、技术落后、低附加值的代名词。然而用深圳贸工局加工贸易处处长周汉文的话来说:“了解加工贸易越深,理解越会不同。”

  “其实,加工贸易所产生的价值和对经济贡献的潜能远未充分发挥出来。”隆国强指出,国家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决策思路是必要且必须的。

  香港溢达集团旗下的广东溢达位于佛山市高明区,三大厂区围绕着西江,集棉纺、梭织、染纱、后整理、制衣一条龙生产。大量贴着Nike、Polo等国际知名品牌的衬衣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输往世界各地。公司年出口衬衣近3000万件,出口额达2.8亿美元。

  在广东溢达的工厂里,一堆堆黑色煤炭,与白花花的棉锭形成了鲜明对比。公司进出口部经理赵晨峰说,这主要是用来发电的。两年前广东溢达在工厂内投资近3亿元建立起一座环保型发电厂,一来解决电荒问题保证工厂稳定运作,二来解决了布料印染及衬衣熨烫过程中所需大量的蒸气。

在生产线上,广东溢达则投入更多资金进行改善。总投资1.5亿美元的梭织染整新厂于2006年10月20日正式投产,新厂还兼顾到节能环保配置,比传统同类工厂节水42%,节能6%。

  据赵晨峰介绍,在中国内地,溢达集团正在不断延伸产业链及进行产业升级。目前80%以上原材料都在内地采购及生产,在新疆的棉田已达到10万亩,延伸到从棉花的种植、织布、印染到衬衣以及衬衣的辅料纽扣等整条龙生产链条。

  与此同时,他们也已开始在国内市场推广自己的衬衣品牌“派”。

  当前世界第二大专业磁头生产商“深科技”的加工贸易出口占其全部出口的90%以上,但公司始终没有放弃自主研发创新和建立自主品牌。目前,外商开始逐步将很多研发、试验环节转至“深科技”,或让其参与研发。深科技成功扶持了“KAIFA”牌电表和税控机等自主品牌产品。

  这些企业都是深刻挖掘加工贸易价值和潜能的鲜活实例,他们的成功证明,加工贸易并非只有简单的、低附加值的产业类型,加工贸易本身同样可以升级转型,步入高端领域。这恰恰是国家希望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积极探索的发展之路。

  梯度转移可行也必行

  8月23日至25日,湖南郴州迎来了一批重要客人。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马时亨率香港多级经贸代表团一行50余人赴郴州考察,探讨加工贸易由珠三角地区向郴州转移的相关问题,取得了积极效果。

  郴州是湖南省的“南大门”,毗邻广东,靠近港澳。

  2007年4月,商务部发文授予该市“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称号。近几年,郴州凭借区位交通优势和丰富的自然与人力资源,抓住中部崛起及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机遇,积极承接珠三角转移产业,吸引了一批加工贸易企业落户,产业梯度转移发展态势良好。据统计,2006年该市加工贸易进出口额2615万美元,是2001年的8倍,年均增长51.65%。2007年上半年,加工贸易总额2761万美元,同比增加了173%。

  引导加工贸易健康发展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优化区域布局,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

  加工贸易地域布局不平衡的问题多年来始终没有得到改善。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仍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2006年,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增长35.8%,高于东部增幅15.7个百分点,但规模仍然很小。在全国加工贸易出口额中,东部沿海10省市占97.5%,中西部22个省区仅占2.5%。

  “要不要、能不能,以及如何转”这三个问题一直是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的焦点。

  目前,第一个问题已形成肯定的统一认识。正如魏建国所指出的:优化加工贸易的区域布局,无论是从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还是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均十分必要。为此,商务部将“坚持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注重运用经济措施和法律手段,引导和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对于第二个问题,很多中西部省份认为,这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投资者的愿望;二是中西部地区承接转移的产业基础和环境。他们认为,中西部较东部至少具有三方面优势:首先是资源优势,例如甘肃平均电价仅0.4元左右;而山西的煤炭资源约占世界总储量的50%。其次是中西部多年形成的工业基础优势。再有就是人力资源优势,中西部地区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较多,特别是理工科大专院校密集。

  而目前各方的共识是:“如何转移的问题”才是我们需要抓紧研究的急迫课题。毕竟,中西部地区受产业配套、运输成本、物流效率、人力资源、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尚未具备良好的承接转移条件,也难形成东中西地区之间有效的传递和转移机制。

对此,很多中西部省份强烈呼吁,国家的引导政策要有所区别,不能“一刀切”,应适度向中西部倾斜,同时给予更多扶持政策,帮助中西部地区推进资源性产品产业的升级,从出口低附加值的资源性产品向资源性产品深加工方向发展。

  商务部产业司有关负责人指出,商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采取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转移的集中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这位负责人也强调,对中西部地区本身来说,需要根据自己本地的优势产业来确定发展加工贸易战略思路,应着力于发展本地对外贸易的支柱产业,而不应来者不拒。此外,各地应尽量鼓励和支持更多国内企业参与加工贸易,不一定都将目光聚焦在吸引外资发展加工贸易上。

  这位负责人还透露,考虑到优化产品结构和地域结构两个方面,今后的加工贸易政策还会根据总体要求作一些调整,但这个调整是适度的、循序渐进的。各地有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帮助国内企业深入了解政策、熟悉政策以及熟悉加工贸易的运作流程。

  业内人士也作为了必要的提醒,在推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过程中,不能造成加工贸易企业与污染同步转移的局面。不光东部地区需要严格执行环保规定,中西部地区更需要考虑长远利益,不能为了眼前暂时的利益,牺牲环境和资源。


  Google提供的广告

  相关文章
 • 江南某皮革老板豪赌后出逃 背债至少3亿 2011-06-02 11:23:27
 • 中国皮革业致力于发展“绿色制造” 2011-05-30 10:00:23
 • 常见鉴定皮革质量具体方法 2011-05-30 09:53:29
 • 做皮革行业需知的皮革分类 2011-05-30 09:51:27
 • 如何能让皮革企业走出“质量门”的敷衍期? 2011-05-30 09:47:10
 • 制约箱包皮革业发展的三大要害分析 2011-05-28 10:22:57
 • 澳大利亚皮革市场短暂调整呈高歌猛进态势 2011-05-28 10:20:11
 • “高价皮”搅乱皮革市场 2011-05-28 10:18:25
 • 集宁国际皮革城举行开工奠基仪式 2011-05-28 10:17:32
 • 阜新皮革产业基地与温州商会举行签约仪式 2011-05-26 09:40:08

  我也说两句 已有评论 查看

匿名发表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 招纳贤才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欢迎投稿 | 站点地图 | 帮助中心
中国箱包网(BagsNet中国)   ©2003-2009   免责声明   粤ICP 05015913
中国箱包网服务热线:020-36322918 传真:020-36322968      邮箱:china#bagsnet.com
全球BagsNet :中国站 | 国际站 | 台湾区站 | 英国站 | 美国站 | 意大利站 | 德国站
3721中文实名 本站网络实名: 中国箱包网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本站通用网址:中国箱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