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 > 狮岭:皮具之都包打天下

狮岭:皮具之都包打天下

http://china.BagsNet.com   2007-12-08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几年前,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位副市长来狮岭考察,在参观过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后,冲着狮岭镇党委书记崔建军做了一个滑稽的下蹲动作,他对崔说:“以后我只有给您提包的份儿了。”

  狮岭——这个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的小镇,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皮具之都”。先让我们看一组数据:

  目前,在狮岭从事皮革皮具生产、贸易的企业有5000多家;皮具产业年产值逾100亿元;每天生产皮具产品超过100万件,年产量4亿件,占全国的1/3;每天的皮具产品交易额达100万元;狮岭皮具销往全国25个省(市区)及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地,市场份额占广东的60%、全国的35%、欧洲中低档市场的50%。

  如果这些数据略显枯燥的话,崔建军的介绍就更直观一些,他告诉记者:“现在巴黎第三区销售的皮具有60%是从狮岭进货的,该区已经成为狮岭皮具的展示中心,以往犹太人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佛罗伦萨是欧洲最大的箱包集散中心,每天都有10-15个货柜(集装箱)由狮岭运过去。”

  尤令狮岭人津津乐道的是,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七大和明年即将举行的北京奥运会,都把狮岭皮包确定为指定产品。

  点—线—面

  狮岭皮具星火燎原

  义山村,是一个被崔建军称为狮岭皮具产业“井冈山”的地方。上世纪70年代末,一名在这里插队的广州知青,偶然将自己加工的皮手袋拿到附近的军田火车站去卖,没想到颇受欢迎,便做起了专制皮手袋的个体户。此举引发周边村民纷纷效仿,皮具加工业在当地渐成气候。

  狮岭皮具正是从这个“点”起步,走上了星火燎原之路。

  以义山村民为代表的最早一批皮具商靠肩挑手提、走街串巷,尝尽了创业的艰辛,但市场终究给了他们丰厚的回报,并迅速催动了狮岭皮具产业的壮大。到了80年代,狮岭皮具加工已基本告别早先的家庭作坊模式,一些原辅材料、配件产业也逐步跟进,形成“前店后厂”的皮革皮具一条街,皮具业迎来由“点”到“线”的第二阶段。到90年代中后期,狮岭从事皮革皮具生产经营的商家已达2000多家,毫无疑义地成为该镇乃至整个花都区的主导产业。

  不过,这时的狮岭皮具业总体上仍处于低级、散乱、弱小的状态。2000年,花都区及狮岭镇党委、政府意识到皮具产业蕴藏的巨大潜力和无序状态对产业发展的制约,开始主动介入,引导这一产业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动作,就是结合招商引资和土地资源整合,兴建了全国最大的皮革皮具专业批发市场——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

  “刚开始,很多人都抱着观望的态度,缩手缩脚,不敢进驻。为此,镇政府甚至使用了一些‘伎俩’,把商户往皮具城里赶。”崔建军说。如今,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已建成四期工程、2800余间商铺,日交易额达2000万元。

  借助专业市场对产业的辐射拉动作用,狮岭还建设了占地3000亩的全国最大皮革皮具工业园区,做大并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配套能力。自此,狮岭皮具业由“线”到“面”,进入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阶段。

  今天的狮岭镇,拥有从原材料加工到皮具制造、皮具贸易、皮具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皮具原辅材料集散基地和皮具生产销售基地。“一个皮包,不管高档还是低档,18道工序的生产原料都可以毫不费力地在狮岭买到。中午接到订单,下午就能完成配料、投入生产。”当地人不无自豪地说。

  2002年,狮岭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协会正式授予“中国皮具之都”称号。

  加工—生产—创造

  产业形态“三级跳”

  与产业规模上的“点—线—面”发展历程相对应,狮岭皮具产业的生产形态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加工生产—制造生产—创造生产。

  1970-1980年代,狮岭皮具由家庭作坊为主的简单加工起家,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缺少有影响力的自有品牌。1990年代之后,随着一批正规工厂的建立,厂家的品牌意识逐渐增强,申请注册商标的企业增多;同时,不少世界知名产品也陆续进入狮岭代工生产,出现了国际品牌狮岭制造的局面。现在,则有越来越多的狮岭皮具企业转向制造自己设计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一些为国际品牌代工的企业也正由OEM(委托制造)向ODM(委托设计制造)过渡。

  据了解,目前60%以上的狮岭皮具企业都有了自己的品牌,“斐高”、“蒙娜丽莎”、“天宝”等一批品牌已叫响全国。狮岭皮具现有两个中国名牌;10家企业被评为中国皮革皮具品牌企业;2006年中国皮具行业前12强,狮岭占据了其中3席。

  “我们在品牌建设中坚持两条腿走路——培养和引进”,崔建军介绍说,在大力支持本地企业创品牌的同时,狮岭镇政府还出台优惠措施,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奥康”、“保兰德”等国内名牌和“梦特娇”、“皇冠”、“鳄鱼”等国际名牌纷至沓来,令狮岭名牌荟萃、蔚为大观。

  “特别是奥康、保兰德这两个源自外地的中国名牌,来到狮岭后产生了鲶鱼效应,狮岭企业的品牌意识空前增强。”狮岭正在摆脱“满天星星、没有月亮”的尴尬局面。

  不过,品牌建设只是迈向“狮岭创造”的一个方面,品牌必须以更高的品质和品位为依托。而品质、品位的提升,必须通过技术、工艺、营销手段等全方位的创新来达成。去年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狮岭)皮革皮具节,提出了“技术革命、艺术振兴”的口号;今年的主题则是“品牌狮岭,营销创新”。狮岭皮具业的创新冲动由此可窥一斑。

技术、设计、营销

  二次创业全面创新

  从“狮岭加工”到“狮岭制造”再到“狮岭创造”,狮岭皮具产业的演化过程,既符合产业发展的必然逻辑,也是客观情势的迫切要求。

  在对崔建军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记者屡屡听到“瓶颈”、“关口”、“转折点”这样的字眼。他说,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我们在土地、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将不复存在”,狮岭皮具业已经站在二次创业的关口,必须居安思危,加快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在崔建军看来,皮具业并非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创新空间非常大,主要包括工程技术创新、设计艺术创新、营销创新三个层面。

  工程技术创新,涉及制作水平、原辅料、生产装备等。据悉,已有多项最新技术应用到狮岭皮具上,如指纹芯片技术、纳米技术、纳米材料、钛合金材料,当地企业研发的皮革抗菌防霉技术也已获得专利并推广使用;装备方面,部分企业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光电一体化生产线。

  在设计艺术领域,狮岭借助四川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北京皮革工业学校等大专院校的力量,发展皮具创意产业,提升设计水平;与意大利合办皮具艺术学院的项目也在洽谈之中。他们还在中国(狮岭)皮革皮具节期间,同中国皮革协会等机构共同主办“真皮标志杯”皮具(箱包类)设计大奖赛,至今已举办七届。

  “营销决胜千里”,营销创新是崔建军最为看重的环节。在这方面,狮岭除了办好国际皮革皮具城、国际皮具节这样的实体交易平台外,还超前顺应信息化趋势,开拓网上虚拟交易平台,寻求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由狮岭镇政府创建的“中国皮具之都网”,已经成为业内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市场门户网站之一。

  此外,“狮岭皮具专卖店”项目去年开始试点,今年起在国内大规模推广,将来还会推向国外。崔建军说,进入狮岭皮具专卖店的品牌要求满足三个条件:必须是狮岭皮具前十名的企业;必须通过国际权威检测机构法国CTC的检测;必须代表一定的设计水平。

  基于以上三个层面的创新实践,崔建军对于狮岭实现二次创业的底气大增,也对皮具之都的前景满怀自信。尽管“比起虎门、古镇等珠三角地区的其他专业镇,狮岭的发展晚了十年”,但“转折点比起跑点更关键”,崔建军说。

  市场原发—政府引导

  有为政府助推有为产业

  回顾政府在狮岭皮具产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崔建军说,最初是“有为产业、无为政府”,后来是“有为政府、无为产业”,今后,狮岭追求的将是“有为政府、有为产业”。

  他认为,产业集群是狮岭这样的专业镇得以产生的基础,而“产业集群是一种客观规律,它的形成有一定必然性,但在哪里形成却有偶然性”,这就与当地政府及其领导人的作用密切相关。

  “皮具产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其实并不很大,可它是个‘亲民行业’。”资料显示,狮岭皮具业共带动其所属及邻近地区约6万名农民创业或就业,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7000元。正因为看到皮具产业的富民效应,狮岭镇政府甘愿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0年,在这个产业发展的第一个十字路口,他们强力推进了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皮革皮具工业园的建设,担当起产业整合的推手;紧接着,自2001年起主办一年一届的中国(狮岭)皮革皮具节,为狮岭皮具走向世界搭建贸易、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平台。2005年,当皮具产业走到升级换代的第二个关口时,政府又牵头组建广州索派(SLPI)皮具产业发展研究院。这个中国首家由产业镇成立的产业研究机构,旨在构建皮具产业综合性服务体系,涵盖工程技术研发、设计研发、品牌营销、信息交流、人才引进、中小企业服务等多项业务。

  下一步,政府如何助推皮具产业的新发展?崔建军说,他们将着力实现“三个跨越”和“三个转变”。

  “三个跨越”即: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跨越(在打造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的基础上,重点打造“狮岭皮具”这一区域品牌);由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跨越(积极扶持企业上市);由个体经营向联盟经营跨越(包括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及狮岭与其他皮革制品产区的合作)。

  “三个转变”即:由产业集群向品牌集群转变;由产业经营向地区经营转变;由经济狮岭向文化狮岭转变。

  显然,“三个跨越”的主体是企业,“三个转变”则立足于地区的发展战略。实际上,这两者在狮岭已经密不可分。“我们要把产业文化的因子注入到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去,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崔建军心目中,未来的狮岭将是一个宜商、宜居、宜游的“东方风情小镇、时尚创意之都”。

  作为一个致力于这种目标的专业镇政府,环境保护无疑是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崔建军对此亦有清醒的认识:“所谓后起优势,最主要的就是环境。”他告诉记者,在防治污染方面,狮岭镇做了两项工作:一是提高产业门槛,坚决拒绝污染严重的制革、制皮行业进入,并淘汰此前存在的少量这类企业;二是倡导循环经济,“把边角废料解构后重新加工,制成新的原辅材料,回收再利用率可达80%。” 
 


  Google提供的广告

  相关文章
 • 奥康皮具营销会议上演三道“菜” 2007-12-07 09:28:44
 • 皮具保养小常识 教你如何保护皮质物品 2007-12-06 10:19:33
 • 万宝龙白色大班皮具 2007-12-06 08:58:29
 • 广州白云世界皮具城策划部经理方升来 2007-12-05 09:17:36
 • 广州市皮具皮革行业商会十二周年庆典盛会 2007-12-04 10:28:33
 • 海宁人在沭阳兴建皮具服装城 2007-12-01 09:36:57
 • 劣质皮具引发皮肤病 "护手"套反"伤手" 2007-12-01 09:35:03
 • 广州市花都区 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概况 2007-11-29 10:34:44
 • 中国沭阳•海宁皮具市场开工奠基 2007-11-29 09:50:04
 • 狮岭皮具品牌“靓” 2007-11-29 09:22:05

  我也说两句 已有评论 查看

匿名发表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 招纳贤才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欢迎投稿 | 站点地图 | 帮助中心
中国箱包网(BagsNet中国)   ©2003-2007   免责声明   粤ICP 05015913
客户服务热线:0755-82267193  82267393  82266655  传真:0755-82267393       邮箱:china#bagsnet.com
全球BagsNet :中国站 | 国际站 | 台湾区站 | 英国站 | 美国站 | 意大利站 | 德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