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兴业皮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召集其上游供应商及下游经销商代表,共同探讨皮革行业如何实现“绿色、环保、协同、共赢”(见本报11月7日5版财经)。与会的所有人员均表示:需要皮革企业及其上下游行业共同合作,整个产业链一起努力。但是,对于合作的方式,上下游之间却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王学川认为,皮革企业要真正做到环保,除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之外,使用环保型的化工原料更为重要。这就对化料公司的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显然,在研制环保型化料的道路上,化料公司也有不少难处。
上游化料公司:
上下游一起承担研发成本
东阳化工有限公司是上海的化料公司,20年来一直专业研究浸灰工艺及浸灰剂等,据悉,浸水和浸灰两个工段占了整个制革污染的80%左右。
东阳与兴业皮革的合作始于2003年。当时,东阳通过与国外医学研究部门合作,首次将医学原理与制革工艺结合起来,开发了环保型浸灰剂、浸水剂,兴业则率先使用了这种新型药物原理浸灰剂。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有十几家晋江企业在使用,但都是诸如兴业、信德等大型皮革企业,还没有中小型皮革厂在使用。环保型的化料产品价格都比较高,大量使用,会使成本上涨不少,因此大大地限制了我们环保型化料的推广。”该公司总经理张壮斗说道。
如今,东阳公司又在研制一种新的环保技术———“废液回收再利用”。
据悉,皮革企业一般都是排放了废水之后,再进行处理,但是处理完后,或多或少还是会存在着一定污染,而且会减少企业的“得革率”。而这种技术一旦研究成功,制革过程中将不用排放废水,而是直接全部回收利用。
迫于成本压力,张壮斗有一个大胆的设想:这些技术研发成功后,受益的是整条皮革产业链。与其因为研发成本高,导致仅有几家大企业能够买得起,倒不如让皮革企业和成品鞋企业也参与到最源头的化料研发中来。整个产业链共同出人出力研发,一起来分摊研发成本,降低环保型化料的价格,将来就会有更多的中小型皮革企业也能消费得起了。
“目前,有这种意识的皮革企业还很少,更别说成品鞋服企业了。”张壮斗无奈地说。
成品鞋企:
分担研发成本不现实
对于张壮斗的设想,兴业皮革副董事长蔡建设表示,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上下游企业一起研究分担环保技术的高成本,对于整个皮革产业链来说,自然是好事,尤其对于许多晋江的中小皮革企业来说,生产绿色皮革也不会再有心无力。”但同时蔡建设也表示,正如张壮斗所说,环保技术的研发,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历时又长,尽管兴业有心,单凭他们一家皮革的力量也是不够的。
“中小企业的力量有限,我个人觉得,可以在协会的牵头下,几家龙头皮革企业达成协议,一起参与到上游化料厂的技术研发上来。技术研发出来后,再与整个皮革行业共享。”蔡建设表示,作为皮革业的龙头企业,他们有责任也有心想为晋江皮革行业的环保多做点努力。
作为化料厂的下下游,福建石狮市木林森鞋服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福民对于张壮斗的设想则颇为不以为然。
“作为皮革企业的下游,我们在购买他们的皮革产品时,已经承担了他们研发的成本,没道理也要再参与到他们上游的研发中并承担他们的成本。我们要求他们提供环保的产品,自然就得承受比较高的价格。只要他们生产的产品能够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自然就会付出相应的价钱。”李福民说道。
对此,王学川表示,如果化料商的设想能够实现,对于晋江多数中小企业来说,一定是个福音。
王学川介绍,其实关于“废液循环利用”,全国研究也已经10多年了。之所以到现在还没利用,就是因为成本问题。即便研发出来了,相信那么高的价格要让下游接受,也还需很长一个过程。“小企业单独做环保压力是非常大的。如果几家龙头企业能达成共识挑起这个重担,相信整个行业的环保成本都会下降很多。”
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副主任张宗材也坦言,此种想法非常好。但是单凭几个企业来做,力量肯定是不够的,因为它要面向整个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