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钰洲:研发收入只占销售收入0.3%
目前中国纺织行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仅占销售收入的0.3%,而规模以上的服装企业研发投入则仅为0.16%,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则达到了3%-5%,甚至在10%以上。
企业是研发的主体、创造的主体、投资的主体。目前在发达国家的服装消费中,品牌占有很大比重,品牌在产品价格构成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提升品牌贡献率是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
品牌的构成概括为四要素:一是质量,二是创新,三是快速反应,四是社会责任。“质量”是品牌的生命,产品的质量体现在加工质量、劳动力熟练技术程度等方面;“创新”是品牌的灵魂,如果说科技创新比较熟悉,那么品牌的文化创意表现在对色彩、织物的肌理、款式、生活方式等的理解与领悟;“快速反应”是品牌的活力,用信息化提升传统产业,建立现代化的营销网络,实行电子化管理、网上交易等都是快速反应的体现;“社会责任”是品牌的道德标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企业诚信、人与人和谐等等都是社会责任的体现,可以说没有好的道德标准,也不能成就好的品牌。
王庆:设计师要主导品牌
我国服装设计的高等院校由10年前的十几家到目前的200多家,服装设计师队伍达到了十几万人。规模迅速扩大。设计师本身对于风格的把握、对流行的理解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为一个设计行业,个人风格的形成是非常重要并且有益的。到处模仿肯定是不行的,要把持自己的风格。每个风格肯定都会有它的共鸣者。拥有了个性,拥有了风格,这是设计师的第一步,之后还要从个性当中寻求一种共性,也就是能让更多的消费者对你风格的认可。
这几年设计师完成了从舞台表现到实际生活的转变,但是还没有达到设计师主导品牌的高度。我国的服装业是从加工业发展出来的,生产能力强,成品价格低,这就掩盖了或者延缓了设计师品牌的产生。
服装业未来的竞争特别是中高端的竞争肯定是以设计为核心的。在国外我们看到很多服装企业本身都没有工厂。这就要求企业把重心转移到对大众文化需求、个性需求的满足上来,也就是设计。未来将是以设计师为核心的生产。目前我们已经看到国内的一些高端品牌走到了以设计为主的路子上来。
刘元风:时装周要把教育加进来
我国的服装业起步比较晚,但是起点非常高,进步非常快。我们有个很好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应该更多地融入民族文化的东西,使得国外更多看到我们有深度的、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产品。这样对我们设计师的成长以及品牌的确立都会带来很大的好处。那么这些最终都要落实到服装的企业以及市场上,最终要使全世界更多的人穿上我们的品牌。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希望更多的教育部门和更多的企业关注我们民族服饰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高校的教育是为企业的人才培养打基础,未来我们的服装业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而人才基础都在院校,同时院校离不开企业、离不开整个产业的发展。通过时装周使产业与教育有一种更加紧密的联系和互动。这对未来服装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会带来很多的好处基础。院校应该积极地参加这种活动,学习一些院校中教不到的东西。感受、体验、交流、交谈,全方位地理解服装企业,服装企业也能得到一些资源,这两者是互动互补的关系。当然我也希望通过设计师水平的提高,通过时装周这个平台,能够推出设计师品牌。只有这样,我们的服装业才能成为有本之源。
卞向阳:服装设计可往奢侈品方向发展
每一个国际时装中心城市的服装产业都具有自己的特色,都有一批代表性的世界级品牌、设计师和独到的经营方法,这可算是专业条件。说到巴黎人们就会想到迪奥,高级女装是巴黎服装业的招牌,巴黎还是高级成衣和服装品牌特许经营理念的发源地。伦敦是公认的男装中心,其成衣技术独步天下,还有一批优秀的年轻设计师群体,米兰从1975年后成了公认的成衣之都,阿玛尼和费雷在全球耳熟能详。北京近年涌现了一批服装设计师和品牌,但品牌层次和产品结构的雷同使它们往往容易在时尚的海洋中淹没。
中国服装产业的品牌最早是大众的,满足于中低层这种社会需求的,今后我们也要往奢侈品个性化发展。正如我们看到的许多品牌也在发展,例如“新秀丽”的箱包,这几年请了LV的CEO担当了它的CEO,使“新秀丽”的箱包从大众的品牌箱包,慢慢地走进了一些奢侈豪华的角色,这是一个发展的需求。设计要随着市场的需求,一方面是本质的精神,另一方面不断吸取社会乃至世界的文化变化,丰富自己的品牌文化,其实设计文化坚持传承和创新是不矛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