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消息: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位于巴黎第3区的庙街(RUE DU TEMPLE),南起巴黎市政厅,向北一直延伸到共和国广场,总长约2公里左右。作为一条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商业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曾是法国皮件的主要集散地之一。犹太人曾在那里开设了许多皮包作坊和批发店,前店后厂,进行一条龙生产和销售。
半个多世纪前,法国华人创业者们也是从这条商业街上路,辛勤创业,逐渐发展。第一个来到这条街安营扎寨的是浙江乐清人杨岳。1951年,他在庙街12号开设了一处面积不到30平米的皮具小作坊除了加工皮具,杨岳的小作坊,也曾是当年华人聚会、聊天和交流商业信息的场所。
庙街,法国华人创业者的起步之路
“开这家店,主要是想给中国人争个面子。”一直在研究和整理旅法华人历史的叶星球先生对记者说,杨岳这批老华侨都非常爱国,在他们的多次努力争取下,法国第一个华人社团组织、法国华人俱乐部(华侨华人会前身)终于在1972年获得了法国政府的批准,得以正式成立,杨岳被大家推举为第一届主席。而法国华侨华人会的会址,后来也设在了这条街上。
要了解旅法华人在巴黎3区的创业历程,必然要追溯到华侨华人在法国的发展历史。正在筹划撰写一部有关旅法华人发展历史专著的叶星球先生指出,中国人在法国的历史已有300年。史料上有记载:最早在法国生活的华人名叫黄嘉略,福建莆田凤山人。1702年,他随法国传教士梁弘仁到欧洲,在罗马住了三年,其间受到教皇的接见,并留下一部用中文写的《罗马日记》。随后,黄嘉略又随梁弘仁到了巴黎,他在法国住了11年之久,娶了一个法国太太,还生了一个女儿,一直到1716年去世。黄嘉略与法国著名汉学家弗雷莱及傅尔蒙合作,用法文撰写了《汉语语法》,并编著了《汉语字典》。此外,他还是将中国小说译成法文的第一人,也是将中国诗歌与音乐介绍给法国的第一人。
“温州、青田人到法国,至少也有150年的历史”。叶星球说,当年走海路的,通常都要在海上漂泊几个月之久;走陆路的,大部分是那些善于雕刻的青田人,他们带上雕刻刀和工艺品,北上西行,穿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一路边走边卖,辗转来到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就已有不少温州、青田人聚集在巴黎里昂火车站一带谋生。
那个年代,在法国的华人还很少,最多只有几千人,他们不会法语,也很难找一份象样的工作,谋生的主要手段便是做“提卖”,就是带着一些手绢、钥匙扣和各类小工艺品,走街串巷去兜售。
也可以说,华人和庙街的“缘分”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的,也许是因为当时华人“提卖”兜售的商品有一部分是从庙街批发而来,这样就使得华人和庙街的犹太人逐渐有了接触。再到后来,便开始有华人在庙街犹太人的作坊里打工做皮具。叶星球说:“这些心灵手巧的温州人、青田人利用犹太人不要的边角料,自己加工一些皮具去卖。就这样在慢慢积攒了一定的资本之后,华人终于得以开办了自己小作坊”。
“庙街之星”点燃“星星之火”
最早来到庙街开店的杨岳,当初也是华人“提卖”者中的一员,在经过资金积累之后,又和其他几个华人合股,才得以开起了自家小作坊。
杨岳的那间名叫“庙街之星”的小作坊,今天已经改为由法国人经营的一家理发店。尽管当年小作坊早已“面目全非”,但是,恐怕连杨岳本人也未曾想到的是,他最初在庙街上点燃的这一点点“星光”,不单为华人经济登上新台阶铸下了一个里程碑,而且,由这一“星光”引发的众多“星星之火”,伴随着不断涌入的华人,更是以“燎原”之势迅速扩展。以至于,当我们在半个世纪之后,走进这条商铺林立的街道,随便透过一家商铺的橱窗向里面望去,都会轻易看到华人经营者的面孔。
应该说,华人来到庙街发展的“浪潮”,几乎与中国改革开放保持着同一频率。在1978年之前,中国对出国人员的审批非常严格,一般只批准那些在海外有直系亲属的人员出国。80年代后,中国出国审批制度放宽,为寻求到海外发展的中国人打开了一道闸门,此后有大批温州人移居法国便是突出的一例。
来到法国的温州人已和“提卖”的前辈们大大不同,他们在来到法国后不久便开始谋求自己开店当老板。这主要得益于温州人独有的筹集资金的一个方式,即“做会”,也叫“金兰会”,来自于“金兰结义”之说,也有一种叫“月兰会”,就是一个月还一次钱。
那些初来法国没有几年的温州打工者,因为没办法提供担保,在银行里根本无法借到钱。于是,他们开始通过“做会”来筹资,亲朋好友每人出一部分钱,以后再慢慢还。做会筹集的资金没有利息。大家采用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他的方式,用温州人自己的话说“像细胞分裂一样”,令很多人从此圆了“老板梦”。
庙街一带,在蓬皮杜文化中心没有建成之前,地价便宜,而小巷里的店面价格更为便宜。许多“做会”筹集到资金的温州人,不但在庙街开店,还深入到与庙街穿插的几条小巷rue Chapon, rue des gravilliers, rue Réaumur开店。温州人把店开在了这里,很多人也开始住在这附近,这样就逐渐在3区形成了一个比较早的华人聚居区。
温州人在这一地区开的店面,最初大多都是加工皮具的作坊,最多时更达到了将近400家。后来,随着中国国内生产加工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法国生产成本远远高于中国,不少中低档的皮包生产开始转往国内,开皮包工厂的人随之减少,而过去的皮具作坊就改成了今天的皮具批发店。
此后,温州人不断拓宽自己的经营之路,从皮具到服装、鞋帽、还有玩具都是他们涉猎的项目。现在,庙街上的各式华人店铺有200多间,占店面总数的一半以上。加上附近几条街道上的华人商家,估计在这一地带至少有500多家华人店铺。据介绍,不少生意好的华人批发店年营业额可以达到千万欧元以上。
最近几年,这条街上又有了些新变化:华人开的首饰批发店越来越多。其中不少原本批发皮包的,也改行做起了首饰批发生意。据了解,首饰店已经占到了50%。首饰店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如今开零售店的温州人越来越多,而顾客对各种各样物美价廉的首饰的追捧,使得这些零售店对首饰的需求明显增加。
位于庙街98号的商铺,是由温州藉华人叶春兰在1986年开办的一家批发店。店里批发的皮包、皮带和鞋帽,都属中高档产品,生意一直都很好。记者在店里采访时,刚好遇到一位法国女士,看上了一款标价40欧元的皮包。叶春兰告诉她,该店只做批发,要买也要最少5件以上。最后,这位女士只好满怀失望地离去。叶春兰对记者说,如果这样直接零售给客人,那些批发的主顾知道了会不满意,做批发就不能兼做零售。
叶星球先生本人早在1988年,就在这条街上开了一家旅游纪念品批发店,他的客人主要是开零售店的法国人。叶星球自嘲自己“做生意没有与时俱进”, 多年以来,他一直都在做纪念品生意,在这条街上,他是独一份。其实,这位温州藉儒商把店开在庙街,更看重的是这一带的文化气息,毕竟,这里与国际艺术城、蓬皮杜艺术中心、毕加索博物馆近在咫尺。叶星球先生喜欢经常到国际艺术城走走,和那些来进修的中国艺术家有许多接触,也为这些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写了不少介绍和评论的文章。
庙街之路通向何方?
前一段时间,巴黎3区区长AIDENBAUM在当地居民的要求下,向庙街一带的批发商们提出警告,要求批发商们把他们的货物储存在巴黎郊外,把批发店改成单纯的“商铺陈列展示室”,以减少小货车进出和上下货物所造成的噪音。
事实上,此类“不太友善”的呼声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高,而最令当地华商担心的还是市政府即将推出的建立“步行街区”的计划。
根据德拉诺埃市长的中心交通整顿计划书,“巴黎市中心将在2012年以前,成为汽车的禁区,以打造大都市中的‘城市绿洲’”,而在这份计划书中,3区部分道路将被改为步行街。
此外,巴黎市政府还决定在包括3区的Beaubourg-Temple在内的巴黎市内,限制纺织品批发商和制造商的入户。巴黎市政府拥有对这些城区房地产的优先购买权,并计划收购或者承租15000平方米的200家店面,目的是发展多种商业活动,限制单一经营方式。
所有这一切风吹草动,都有可能波及庙街上的华商。据华商们反映,现在这条街上停车已经很不方便,部分有实力的商家已经逐渐转移到巴黎北郊欧拜赫维里耶。
由于步行街的方案还没有最后实施,华商们决定联合起来,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谈判,以便争取自己的权益。现在已有200多家商铺,每家出资50欧元,聘请了法国的名律师,为庙街上的商家与市政府的谈判积极准备。
然而,未来这里要是真的变成步行街了怎么办?“这个没办法,变成步行街后,可能有利于零售业者,批发商或者离开,或者改成零售。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到欧拜赫维里耶再开一家新店,但大部分人还保留着这里的店面。”叶星球介绍说。目前庙街一带的店面转手费跟过去相差不多,但其他东西都在涨,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就等于转手费在下降。
在庙街44号开店的青田同乡会副会长赖友星告诉记者,和欧拜赫维里耶相比,庙街的租金要低很多,销售价格要高一些,所以利润也更大。但和欧拜赫维里耶相比,这里店铺的经营品种还是比较单一,许多外地客商,因为停车和交通的关系,越来越不愿意进城,越来越多的大客户都直接去欧拜赫维里耶去进货。
在采访过程中,许多温州藉华商也坦承,除了外部的不利条件外,在华商内部似乎也有问题。叶星球说,温州人最初在巴黎有3大产业:皮包、餐馆、和仿古家俱。当时在巴黎11区,中国仿古家俱业曾经一度非常兴旺,而这一行业在今天几乎已经消失了。从他的分析来看,温州人普遍有一个特点,就是如果有一个人开始做一个行业,并取得了成功,马上就会有其他人跟上,也做同样的事情,最后演变成自己人之间的恶性竞争,大家互相压价,在竞相便宜之后,产品的质量肯定要下降,直到完全丧失信誉,从而毁掉整个行业。
一位华商也证实说,在庙街上就曾有一家批发皮包的华商,在皮包生意下降后,改做了首饰,但没过几年,做首饰的人也多起来,生意也是越来越难做,现在正考虑是否转经营其他商品。
华商们还介绍说,如果留意的话,现在可以发现又有许多人做起早已消失多年的“提卖”行当。“因为过去还有数百家华人服装、皮具加工厂,用工很多。然而,后来逐渐改为从中国进口之后,开始造成大量此地华人的失业。毕竟,开店的华人是少数,一般还是夫妻店,用工都十分有限”。所以,有人说,华人总体经济实力上升了,但受益的华人在减少,华人内部的社会矛盾也有激化的趋势。访问中,几位华商都认为,现在“华人针对华人”的抢劫、偷盗案件的不断增加,都与此现象有关。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在庙街上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华商们,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新挑战,如何走出已经“过分竞争”的传统行业?如何开创新的思路和新产业?也许,还有更多的问号,都已经摆在了庙街的未来之路上。(